![]() |
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监测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4-8-16 11:41:00 |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寄主类型多,分布范围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矮秆阔叶水稻品种的推广、密植程度的提高、水肥条件的改善,该虫的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我国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将其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控稻纵卷叶螟的主要措施,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大环内酯类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一直是防控稻纵卷叶螟的主打药剂。长期的药剂选择压力导致该虫对部分杀虫剂产生了抗性,由于室内大规模饲养该虫较为困难,以往对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的研究并不系统,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也未普遍开展。自2019年开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系统开展了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监测工作。现将湖南邵东、安徽无为的稻纵卷叶螟群体抗药性监测结果作一总结,因为稻纵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湖南、安徽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现状,在此基础上给出抗药性治理对策。在监测的同时也开展了常用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筛选出防效较好的杀虫剂品种,以期为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保障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01 材料与方法 稻纵卷叶螟敏感品系由南京农业大学昆虫信息生态实验室刘向东教授馈赠,该品系2010年9月采自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稻田,以廖怀建等的方法在室内用玉米苗连续饲养3年,之后用朱阿秀等的方法在室内用小麦苗连续饲养至今。 1.1.2 药剂 1.1.3 监测方法 用毛笔将吐丝下垂的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挑入培养皿中的稻叶上,每皿10头,用两层湿润黑棉布覆盖,再盖上培养皿盖,置于温度(27±1)℃、光周期L//D=16 h//8 h条件下饲养,3 d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死虫数(用毛笔轻触虫体,虫体不能协调运动视为死亡)。根据死亡率转化的几率值与相应处理药液浓度的对数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得出各药剂对试虫致死中浓度,与敏感品系对应的致死中浓度作比较,得出抗性倍数,划分抗性水平。 1.2 田间药效试验 1.2.1 试验田概况 湖南省桃源县试验田肥水条件中等,种植双季晚稻,品种为桃优香占,2023年7月15日机插秧,8月18日水稻拔节期施药。安徽省庐江县试验田肥水条件中等,种植单季晚稻,品种为申优28,2023年6月15日机插秧,8月9日水稻孕穗期施药。两试验点施药时田间稻纵卷叶螟为初孵幼虫高峰期。 1.2.2 供试药剂及用量 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每667 m2的制剂推荐用量,下同),美国富美实公司生产;5%阿维菌素悬浮剂20 mL、5%甲维盐微乳剂25 mL、15%茚虫威悬浮剂20 mL,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多杀霉素微乳剂200 mL、30%毒死蜱微乳剂150 mL,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0 mL,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3 施药与调查 分别在施药前和药后7、14 d调查:在每个处理区,以平行跳跃法查10点,每点查5丛,共50丛。药后7 d只剥查活虫数,药后14 d记录每调查点的倒三叶总数,并摘取所有卷叶剥查活虫,记录卷叶数和活虫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虫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保叶效果(%)=[(对照区卷叶率-处理区卷叶率)/对照区卷叶率]×100
监测与试验结果 2.1 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 室内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湖南邵东、安徽无为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如表1所示:湖南邵东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四氯虫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2.0~38.9倍;对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表现敏感。安徽无为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15.4倍;对甲维盐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3.3倍;对茚虫威表现敏感。 表1 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室内抗性(稻苗浸渍法)
在安徽庐江试验点,相同的药剂处理表现的防效有所差异(表2):药后7 d,茚虫威、多杀霉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的虫口防效均达87%以上,其中以茚虫威处理防效最高,为91.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处理的虫口防效也较高,为74.3%~78.4%;毒死蜱处理的虫口防效相对较低,为69.8%。药后14 d,茚虫威、多杀霉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的虫口防效略有上升,均在90%上下,仍以茚虫威处理防效最高,为94.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甲维盐处理的虫口防效有升有降,仍在70%~80%之间;毒死蜱处理的虫口防效降至58.6%,为同试验点各处理中最低。从药后14 d各处理的保叶效果看,与桃源试验点相似,也以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茚虫威处理较优,保叶效果为86.9%~94.1%,但其他药剂保叶效果的高低差别略有不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处理的保叶效果为72.2%~77.6%,三者较为接近;毒死蜱处理保叶效果较差,为56.7%。整体来看,供试药剂在庐江试验点的应用效果优于桃源试验点。 03 结论与讨论 大环内酯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属于氯离子通道激活剂。近年的抗性监测结果显示,湖南省邵东市已出现对阿维菌素表现中抗的稻纵卷叶螟种群。本研究也发现,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已产生明显抗性,在试验点以其推荐剂量施用,已无法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 乙基多杀菌素和多杀霉素属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变构调节剂,近年来有将该类药剂用于稻纵卷叶螟防控的报道。本次监测的稻纵卷叶螟种群对乙基多杀菌素尚表现为敏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也表明,试验点施用乙基多杀菌素或多杀霉素后7~14 d,虫口防效和保叶效果均在80%以上。该类药剂可作为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进行推广,但应做好与其他作用机理药剂的交替轮换,以延缓抗性发展。 茚虫威属于一种钠通道阻断剂,2001年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蔬菜上的小菜蛾与甜菜夜蛾,2013年以混剂形式登记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据报道,甜菜夜蛾、小菜蛾已对茚虫威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的抗性。本研究发现,安徽、湖南的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均为0.7倍,仍处于敏感水平。 基于本次抗药性监测与药效试验的结果,建议今后在稻纵卷叶螟防控中,首先要严格限制高水平抗性药剂或抗性水平上升较快药剂的使用,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其次应通过控制用药量来减轻药剂的选择压力,如暂停使用单剂,改用与其有增效作用的混剂减量施用;最后建议将防效较高、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交替轮换使用,以期达到延缓抗药性快速发展的目的。
|
![]() |
![]() |
相关阅读 |
如何减少蔬菜作物抗药性的发生 |
栽培毛豆的技术要点 |
栽蒜苗时需注意的问题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