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技术研讨暨早稻病虫害会商会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2-5-17
    

  5月12-13日,全国农技中心在云南昆明组织召开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技术研讨暨早稻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14个水稻主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南方稻区局部暴发流行,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由于该病害大发生时间不长,病毒的检测技术研发滞后,方法不统一。当前科研上采用的检测技术复杂,要求的实验室条件较高,生产上难以推广,严重影响病害流行规律研究和测报水平的提高。为加强技术交流,推进检测技术进步,筛选一种简便高效、数据可靠、成本低廉的检测技术,为病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分析预测今年早稻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农业科学院陈剑平院长,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长江学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周雪平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周国辉教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王锡峰研究员和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周益军研究员等10多位国内知名的水稻病毒学研究专家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报告交流与研讨。有关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自200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国南方局部稻区暴发危害以来,国内有关科研教学机构积极响应农业部的号召,与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部门密切合作,深入开展病毒检测以及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治理对策等的研究,为实施病害可持续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针对病毒的检测,各个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发了各具特色、实用高效的检测方法,促进了该病害监测治理技术的发展。浙江大学国家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历经3年科研攻关,研制筛选出了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从而使病毒的快速检测取得了重大突破。与会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原则推荐浙江大学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研发的dot-ELISA检测法作为全国生产上病害检测的统一方法,以提高病害的检测能力和数据的可比性。陈剑平院士在会议上指出,检测标准的确定有利于推进病害测报工作的可持续的发展,建立一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技术的行业标准十分必要。有关单位还应该进一步熟化、细化和完善相关技术,在确定病毒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结果,尽早研制和起草病害测报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以提高病害的监测预报水平,为实施病害可持续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还交流了当前早稻病虫害发生基数情况,结合气候与栽培制度变化对病虫发生的影响,分析会商了今年早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今年早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尤其是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南方早稻区大部将偏重至大发生,发生危害期提前,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发生形势严峻,监控任务艰巨。

  全国农技中心张跃进植保首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今年早稻生产关系到“粮食九连丰”,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早稻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云南省农业厅委派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关阅读
近日毒死蜱价格直线下滑
5月辛硫磷原药企业国内销售情况分析
农药:国内消费模式悄然变化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