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草甘膦缘何没有定价权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1-1-10
    

  “买什么什么就贵 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成为这个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中国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中国也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曾如此表述。商务部有关人员也认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

  纵观近年,铁矿石谈判,从2002年的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现在150美元左右;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出口价格却相对低廉;原油、玉米、大豆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较高。

  转到草甘膦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草甘膦生产国,汇集全球众多生产商,不管工艺路线是成本相对低廉的甘氨酸路线,还是相对环境友好的IDA路线,厂家都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合同谈得总是那么艰难;利润,在09和10年这两年简直就是奢望。分析现象成因,我认为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草甘膦产能分布相对分散。

  经过08年的火爆,09年和10年相对平静或者说更恰当的说是清淡的市场已经让很多厂家暂别草甘膦行业。据不完全统计,10年全年有开工的产能为71万吨,分别属于26家,而五万吨以上的厂家只有4家。生产厂家多,从一个方面讲有利于市场充分竞争,而另外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销售策略不同,市场价格难免层次不齐。规模小的企业“放货冲市”,规模企业利用综合优势挤压其他同行的生存空间……上演了悲壮惨烈的“价格战”。而在一旁观战的恰是草甘膦的国际买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定价权旁落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缺少国外相关登记。

  国际巨头农药公司采购中国的草甘膦后,改头换面再以相对高的价格出售,或者出售下游水剂产品,以此获得高额利润,而巨头在中国采购时,却把价格压得非常低。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不自己出口呢?一方面,需要在目标国获得相关登记;另一方面,获取相关登记不仅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还有相当数量的金钱,于是中小型多选择放弃,安心做农化巨头的“代加工工厂”。

  第三,国内市场需求疲软,草甘膦短时间仍以出口为主。

  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和第一个问题有些相类似。截止到10月,草甘膦原粉出口数量10年和09年同比增加4%,这说明国外市场这两年需求稳定。国内硕大的草甘膦产能如果在国际市场寻找不到合理的价位,那么为什么不能转向内销呢?答案是,国内需求量太少。虽然国家规定低含量水剂需要在11年底使用完毕,但是短时间要想改变终端农民对它的喜爱极不容易。

  如果想找回“失落的”定价权,我认为,国内主流草甘膦厂家应该携手稳定价格,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生存机制。

相关阅读
11月原药涨价风波再次来袭,行业大咖论未来走势!
北京怀柔开展夏季农药市场检查
农业经济发展农药污染不可小觑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