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怎么用水肥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1-5-9 |
由于近来粮价不断上涨,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到位,农民很希望今年小麦有一个好收成。面对去冬的干旱,各地正掀起抗旱保苗热潮。那么春季麦田管理有何重要性?如何保证科学施肥,科学浇水?记者日前采访了山西省河津市高级农艺师陈效庚。
记者问,小麦从种到收都离不开浇水施肥,那么水肥管理在春季小麦全生育期有多重要呢? 陈效庚说,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需水需肥量显着增加时期。这个时期麦田水肥供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率的高低,而且还影响穗粒数的多少。开春后小麦将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正是苗情转化和构成产量三要素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效时间仅为20天左右,农时十分紧迫。一般小麦在返青期开始长出春季分蘖,拔节期分蘖两极分化,大蘖成穗,小蘖死亡,因此返青至拔节这一时期是促进弱苗升级赶队、控制旺苗转向壮苗、实现壮苗稳健生长最重要的时期。 那么,春季肥水在小麦管理上的关键点在哪儿? 陈效庚笑着说,不是有那么两句谚语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管理水肥,应是抗旱保麦的主战场。肥水有耦合作用。无水,有肥也用不上。一般采取先追肥后浇水。只有让小麦旱时及时喝上“解渴水”和饿时及时吃到“解饿粮”,小麦生长才会不受到影响。小麦返青后对氮营养非常敏感,称为氮营养临界期。此时,氮供给过多或过少,均难获高产。拔节至孕穗期是小麦一生吸收氮磷钾肥的高峰期。针对旱情,因苗制宜,及时浇水追肥,满足小麦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是抗旱保苗夺丰收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和物质基础。麦苗“受渴又受饿”,极易“黄袍加身”,难以健康生长发育。因此今年抗旱保麦要以肥水管理为中心,千方百计扩大浇水追肥面积。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多浇一次水、多施十斤肥、多产百斤粮”活动,力争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不减产、非旱区多增产,实现今年夏粮有个好收成。 既然小麦春季肥水管理这么重要,具体操作如何进行? 对这个问题,陈效庚说得很具体。他强调,春季追肥浇水顺序,应以受旱轻重和苗情好坏来决定。原则上先管旱情重和苗情弱的麦田。一般先管三类麦,再管二类麦,最后管一类麦。三类麦田,尤其是晚播弱苗和底肥不足或叶色发黄缺肥等群体不足的麦田,在早春小麦返青期,追春一肥(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并浇春一水,追肥原则上要求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促生根、增分蘖;在拔节期,再施春二肥(亩用尿素7.5~10公斤)并灌春二水,促进分蘖多成穗,争取足够的成穗数,促弱苗转壮苗。二类麦田(当前亩总茎数45~60万,常年亩产250~350公斤)在小麦返青期,划锄松土促苗;在小麦起身期,追肥(亩用尿素 10公斤)浇水,健壮分蘖,提高成穗率。一类麦田,即群体适宜的壮苗,要控促结合,返青至起身期,要多镇压、多中耕,促苗稳健生长;在拔节初期,追肥(亩用尿素7.5~15公斤)浇水,稳定穗数,争取穗大粒多。旺苗麦田,及时进行深中耕,追肥浇水应推迟到拔节期,控旺苗、转壮苗。挑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保证挑旗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浇水后要适时中耕破板保墒。春季中耕宜早不宜迟,宜浅不宜深,宜细不宜粗,宜勤不宜懒,遇雨和灌溉后即要中耕收墒。 |
相关阅读 |
娃娃菜种植步骤解析 |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怎么预防见效 |
黄瓜枯萎病的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