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芹菜晚疫病须知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3-2-1 |
晚疫病又名斑枯病,是芹菜的主要病害,在露地和保护地都可严重发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病原菌侵染芹菜叶片、叶柄和花茎,致使叶片枯黄,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甚至可造成绝产。 【症 状】发病叶片上产生2种类型的病斑,分别称为大斑型和小斑型。大斑型病斑近圆形,较大,直径3~10毫米,有时受到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与周围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两面散生褐色小粒点,即瘸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彩24)。小斑型病斑圆形、近圆形,较小,直径仅2~3毫米,灰褐色,后边灰自色,无明显边缘,有时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密度大时,多个病斑可汇合成为不规则形大斑,病叶迅速黄枯。叶柄、花茎上病斑椭圆形、长圆形,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病斑上也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发病时,病株叶片相继枯死。 【病原菌】 为芹菜生壳针孢Septoria apicola Speg.,是一种病原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茵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季,在病残体中病原菌可存活18个月以上。在适宜条件下,越季病残体内病原菌恢复生长和繁殖,所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着落在芹菜叶片上。在叶片表面有露水,持续湿润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和侵入丝,经由气孔或直接穿透叶表皮而侵入。8天后叶片表现症状,随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分散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使病情不断加重。 病原菌还可潜伏在种皮内而由种子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后,在出苗过程中,病原菌就可以侵染幼苗。 温度20℃~24℃,雨水多,湿度高,适于斑枯病发生。连阴雨和大雾、重露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发病重。温度忽高忽低,植株生长不良,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使用无病种子 由无病种子田选留种子。带菌商品种子可进行温汤浸种,即用48℃- 49℃热水浸30分钟或52℃热水浸20分钟,边浸边搅拌,然后移人凉水中降温,捞出晾干后播种。为补偿发芽率的降低,可增加播种量10%。芹菜品种间耐热性不同,宜先进行浸种试验,明确对发芽率的影响。 2.栽培防治 种植轻病、耐病品种,例如芹菜3号、津芹、上海大芹、北京8401、津南实芹1号、春丰、天马、美国玻璃翠、佛手、文图拉等品种。夏季栽培宜选用耐高温的抗病品种。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搞好田闻卫生,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生长期间将病株干枯的下叶携出田间深埋。 芹菜根系浅,抗旱力弱,需肥量大。定植后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要施足基肥,看苗追肥,勤追淡施,不断供给速效性氮肥和适量的磷、钾肥,并施用适量硼肥。苗期叶面可喷施0.2%~0.5%尿素或0. 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幼苗生长。 冬春棚室栽培要注意保温排湿,昼温高于20℃,要及时放风,夜温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露地栽培要适度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发病期间不要浇灌。 夏季将大棚“围裙膜”拆去,改成防雨棚,在大棚外覆盖遮阳网,通风散热,遮阳避雨。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可选用的有效农药杀菌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30%醚菌酯水剂1000倍液,或50%免疫(氟啶胺)800倍液,或32.5%秒杀(苯甲·嘧菌酯)12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菌可净(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40%四氯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8000倍液,或18.7%烯酰·吡唑酯剂1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氰水剂800倍液等,通常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棚室芹菜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每公顷用药15千克)或6.5%甲霉灵粉尘剂,也可使用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公顷3千克)。 |
相关阅读 |
茄子黑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香蕉杀虫剂有哪些 |
蓖麻栽培技术五步法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