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新技术——立体栽培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3-7-24 |
蔬菜立体栽培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各种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充分利用它们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以及对土壤营养、湿度、光照、水分要求不同的环境差,进行间、套作,形成合理的分层的复合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和作物的生产潜力,同一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根据蔬菜立体栽培群体所处的位置又可分为地面立体和空间立体。地面立体的不同作物都种在同一地平面上,但地上部呈立体分布,此种栽培实际就是传统农业中的间、套作。而空间立体是利用一定的栽培设施,不同的蔬菜栽在不同的层次上如床台式、吊盆、吊袋、立柱式等。 一、立体栽培的优点 1.立体栽培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植物的生存发育都离不开太阳,植物的总干物质90%以上是来自光合作用,只有5%~10%来自土壤。目前世界各国的光能利用率只有0.3%~0.4%,如果我们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1%~2%,产量可以增加一倍以上。光合产物的总量主要受叶面积、净同化率、光合作用时间的影响。其中叶面积最重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蔬菜群体的叶面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但平面栽培叶面积增加有限,超过了一定限度,互相荫蔽反而减产,如果立体栽培,分层利用空间差,叶面积系数可达土地面积的5~6倍,产量即可大幅增长。 2.立体栽培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复种指数高,土地利用率也高。复种指数受地区气候、作物生育期长短的制约,如果采用间、套种立体栽培,使前后茬作物有一段共生期,等于缩短了它们的生长期,增加了种植茬次,提高了复种指数。 3.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作物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种植作物的株数和单株产量构成的,而种植密度又受最大叶面积系数制约,而立体栽培的群体叶面积大于单作平面栽培,所以能大幅提高产量。 4.立体栽培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一般生长于田边、沟边的作物由于光照充足,通风好,生长比较健壮,产量也高。如立体栽培高、矮间套,高秆作物缩小株距,矮秆作物增加行距,使高秆作物发挥边行优势,种间互利共同增产。 二、立体栽培应掌握的原则 1.将吸收土壤营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的蔬菜互相轮作或间套作,如需要氮肥较多的叶菜与消耗较多钾肥的根、茎菜或消耗磷肥较多的花果菜,以及深根性茄果类、瓜、豆类与浅根性的叶菜类、葱蒜类轮换或搭配。 2.同一个科、属的植物多有共同的病虫害,不宜连作,应选不同科之间的作物互相轮作。 3.豆科作物有根瘤,可以培肥土壤,葱蒜类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因此可与其他类蔬菜轮作或间套作。水生作物可以抑制旱地杂草及地下病虫害,是其他类蔬菜的良好前作。 4.喜强光的瓜类、茄子、番茄、豇豆、扁豆、菜豆与喜弱光的葱、韭、姜、蒜、芹、莴苣、茼蒿、茴香,高秆直立或搭架的与矮秆塌地的配合,如玉米与大豆、马铃薯、大白菜间、套作。 5.生长期长的高秆作物与生长期短的攀援植物间、套作,后期利用高秆作物的茎秆作支架供蔓生作物攀援,如烤烟地套种菜豌豆,玉米套种豇豆、菜豆、豌豆等,或者利用前作的支架间套瓜类或豆类,如用番茄地间套西瓜、冬瓜、丝瓜、苦瓜、豇豆等。 6.合理安排好田间群体结构、处理好主作与副作争空间、争水肥的矛盾。在保证主作密度及产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副作的密度及产量,尽量缩小前后茬共生的时间。或者采取一些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随时调整主副作的关系,促进它们向互利方向发展。 三、地面立体栽培的主要模式 1.粮菜立体栽培 (1)玉米套胡萝卜:薅头道玉米时撒播胡萝卜,8~9月收青玉米,11~12月收胡萝卜。 (2)玉米套反季白菜:小垄种玉米2行、垄沟种白菜3~4行,玉米喜光喜温,大白菜喜凉稍耐弱光。(3)玉米套豇豆或菜豌豆:玉米秆作豆类支架可省工、省材,一举两得。 2.经济作物与蔬菜立体栽培 (1)烤烟套大蒜、菜豌豆:在烟叶采收后期约9月份拉平烟垄,施肥播大蒜,烟叶收完后砍去烟秆,可直接点播秋豌豆在烟垄行间,以烟秆作支架,再横拉几条支线,任豌豆攀爬。 (2)甘蔗地套早番茄、早辣椒、早黄瓜、毛豆、矮生菜豆等:利用甘蔗封行前的间隙套种一茬早蔬菜,蔬菜收后进行大培土,不影响甘蔗生长。 (3)果园套蔬菜的立体栽培:冬春季在落叶果树行间或新植的幼年果树行间种植白菜、萝卜、豌豆、蚕豆等,夏秋季又可套种稍耐阴的生姜、黄瓜、南瓜等。 3.蔬菜与蔬菜立体栽培 (1)菠菜套茄子、辣椒:2月播菠菜,3月定植茄子、辣椒,先收菠菜。 (2)花菜套苤兰,花菜选晚熟大种花,一行花菜一行苤兰,先收苤兰后收花菜。 (3)莴苣套辣椒,先栽莴笋,后种辣椒,莴笋在冬春可起防霜保温的作用。 (4)韭菜套高秆上架的豇豆、苦瓜、黄瓜,但要控制合理密度。 (5)丝瓜棚架下套种喜阴的芹菜、莴苣、大葱等。 |
相关阅读 |
芝麻荚野螟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如何提高黄瓜品性 |
早藤乒乓葡萄定植技术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