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秋季用肥不足一月,但淡储旺销规律严重失灵,市场处于可怕的沉寂中,如果放任这种局面继续,将对今秋农业生产造成威胁。
从笔者近期对华北、西北和南方市场的调研情况看,流通领域陷于大面积停滞,观望情绪蔓延。终端库存基本为零,生产企业和流通商囿于资金紧张无力大量储备,同时,厂商联储总量也有限。综合考量,秋季化肥市场面临到货少、时间紧的严峻考验。化肥行业尽管背负产能过剩的枷锁,但事实是:产能过剩不代表产量过剩,更不代表社会库存过剩。
在正常年份,流通商相当于蓄水池,维持着产销链条的良性运转,但今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导致这一链条运行受阻。今年化肥产量与去年同比并未出现显著增长,行业心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舆论过度唱衰密切相关。换言之,舆论放大了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和价格下滑等负面因素,加剧了市场悲观气氛,负面预期进而演化成负面结果,形成了当前较为严峻的局面。
产销脱节导致生产企业压力骤增。一方面,受制于出货不畅,生产企业被逼降低负荷甚至停产,据了解,西南地区一些中型企业的开工率目前仅有五六成;另一方面,受制于市场低迷,肥料价格持续走跌。以64%磷酸二铵为例,目前批发价大约是每吨2800元,扣除给经销商的返利,折算到出厂价不足2500元,这已低于当下的出口价格。
今年肥料行情整体疲软,出于回避风险的需要,经销商消极等待情有可原。但在进入备肥冲刺阶段的当下,如果市场继续按兵不动,将会带来三重恶果。
一是错失行情。目前,各肥种都在低位持稳,后市反弹的概率远大于下跌的概率。从出口看,一度沉寂的出口市场已逐步启动,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国内供求关系将得到改善。笔者断言,今年出口总量不会低于去年。一方面,经过激烈的国际价格博弈,中国出口商最终接受了低价位,为保证出口量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全球农业没有发生大的灾害,国际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波动。从国内供应看,由于备肥迟迟不动,市场货源严重不足,不排除旺季销售时出现价格大幅攀升。
二是影响农业。化肥是连续生产集中使用的大宗商品,淡储旺销是基本规律,鉴于当前社会库存严重不足,如果市场备肥继续拖延,当季物流将无法保证大批量货物集中运输,势必推涨价格。
三是政策反弹。今年国家实行了适度宽松的化肥出口政策,这对行业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如果由于市场消极等待和厂商协作不力,导致秋季肥料供应短缺,届时必将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化肥调控政策或将由此再次收紧。
流通商是化肥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季用肥高峰,积极备货等不得,因为我们要追逐更合理的利润;消极等待要不得,因为我们肩负服务农业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