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恶苗病(公稻子):种子发芽时侵染的恶苗病的病苗茎秆圆,叶黄,叶与叶的间距长,秆高,容易分辨。后期侵染的恶苗病心叶叶色浅绿或黄,而且不成片间隔出现。防治方法主要使用药剂侵好稻种,如恶苗灵 。
2, 立枯病(黄枯):土壤ph值7以上、苗床过湿或播种量每平方米6两时,容易得立枯病。诊断方法;先稻苗心叶叶尖上没有水珠或发黄,再是把病苗连根拔起后,根与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就是立枯病。一般先是心叶不吸水变黄,严重时整珠变黄死亡。防治方法:一叶一心时喷立枯一次净一次预防,发病时每周喷一次。
3, 绵腐病:低洼、冷凉、水分大、气温低容易发生。拔出稻苗时稻粒 的周围出现白绿色的菌丝,严重时菌丝连成大块,稻苗烂根茎。防治方法:降低苗床的湿度,提高温度,严重时喷波尔多液。
4, 烂秧:地凉、水凉、气温低时,水稻根系失去生长能力后,真菌侵染烂根,进而出现烂秧。还有苗床地势洼的秧苗根系发黑,无心根,秧苗的基部发黑褐色,严重时变黑发粘烂掉。防治方法:发病时可用波尔多液防治。
5, 细菌性褐斑病:秧苗徒长后通风容易发生上部叶片的边缘与叶面有褐色病斑,底部叶没有。另外叶片相互摩擦产生伤口,细菌侵入也会发病。此病不用打药,开始时小通风,然后加强通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