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黑粉病病菌以孢子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附在种球上越冬。翌春,月均温高于15℃,孢子团萌发产生担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或田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品种抗性有差异;偏施过施氮肥,植株生长嫩绿的田块及连作地发病早而重;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过度密植发病重。
慈菇黑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器和球茎。叶上初生黄色至橙黄色大小不等略隆起的疤斑,后疱斑枯黄破裂,散出黑色小粉粒,即病菌孢子团。有的病叶畸形扭曲。叶柄生球状肿瘤或产生黑色条斑。花器受害,子房变黑褐色。球茎受害,多在植株基部与葡匐茎结处发病,造成茎皮开裂。当植株叶片发病率达60%以上,产量减少20%—30%。
防治方法 (1)收获时从无病田选择种用球茎。(2)因地制宜换种抗病品种。(3)实行轮作、合理密植。(4)搞好田问卫生,采收后尤应彻底收集病残物集中烧毁。(5)加强水浆管理,避免长期深灌,做到干干湿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抵抗力。(6)发病初期及早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80%抗菌剂402乳油1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1:1.5:200—250波尔多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