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甘薯增产栽培管理技巧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3-12-26
      1.选择适宜的品种   2012年,寿宁县在清源乡、南阳镇等三个村核心示范片各20hm2,计合60hm2。示范推广泉薯9、金山208等优质高淀粉型甘薯展示示范片1个。通过示范推广,表现明显优势,深受群众欢迎,现已大面积推广。实践证明,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质品种尤为重要,它是甘薯增产栽培的先决条件。   2.改良土壤   寿宁县薯园大多属冬闲地,因此采取在冬季进行深翻25~30cm晒白,老薯园要做好清园工作,促进土壤分化,第2年再进行耕翻、碎土后作畦。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别进行不同的改良,粘重土壤掺砂,过砂土壤掺泥,并结合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3.培育壮苗   苗地要选择前作不是薯地,阳光充足,排灌便利,肥沃、疏松的沙壤土。适时下床育苗,排种密度23~32kg/m2薯块为宜,加盖地膜保温促进早萌芽、早出苗。薯块育出苗要经繁殖成壮苗后,才能取苗栽于甘薯地。育苗期要加强苗地肥水管理,促进多出苗,提高繁殖系数,培育壮苗。育苗期还要注意蚜虫,以免蚜虫带毒侵染。采苗宜及时,以免影响苗的素质和茬苗的数量。采苗一般采用剪苗法,剪苗要离苗床3cm以上,剪取蔓头苗栽插,能防病增产。   4适时早插   一般在6月下旬栽种,适时早栽可延长生长期,增长显著。栽种壮苗,发根快,成活率高,结薯早,壮苗可比弱苗增产10%以上。栽插时选择傍晚将苗下部的3叶自然展开埋入土内,用两手压实压紧,上部留2~3叶即可,埋3叶比不埋叶成活率,壮苗率提高。   5合理密植   一般垄宽80~85cm,垄高30~35cm。采取双行密植,株距15cm,每667m2插4000株左右。饲用甘薯不断割取茎叶,在多施肥料的条件下,每667m2可加密到6000~8000株。   6科学施肥   采用增施钾肥,配施磷肥,防止偏施氮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具体做法:   6.1基肥   占总施肥量40%,犁畦时每亩施入土杂肥1000~1500kg,并撒上进口硫酸钾复合肥20kg,多元微肥2kg。   6.2点头肥   插后10~15d施放,占总施肥量10%,每667m2施稀薄人粪尿1000~1500kg或1.5kg尿素浇苗。   6.3夹边肥   插后30~35d施放,占总施肥量40%,每667m2施火烧土或土杂肥1000~1500kg,饼肥20~25kg,或进口硫酸钾复合肥30kg。   6.4裂缝肥   占总施肥量10%,每667m2施稀薄人粪尿1000kg或尿素3~5kg沿裂缝浇施。   6.5中后期   可用0.2%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每隔15d喷1次,共喷2~3次。   7精细管理   甘薯插下7d左右及时查苗补苗,以确保全苗和均匀生长。甘薯地中耕可防止土壤板结及消灭杂草,一般进行2~3次。如遇大雨冲塌垄面须进行培土,培土可防止露根露薯以及虫鼠为害,也能预防渍涝害。甘薯翻蔓会损失茎叶,搅乱叶片的均匀分布,消弱光合效能,影响植株养分的正常分配而造成减产,因此生长中期捉蔓不翻蔓,断气根。对氮肥偏高,过于旺长的薯地,可每667m2用15%多效唑230g兑水60kg喷施控制茎叶过旺生长,以利薯块膨大。水分管理上具体要求:以土壤湿润为主,遇雨天应及时排涝;薯苗插后应浇透水护苗,促进发根成活;分枝结薯期遇旱灌沟底水,有利于分枝结薯;茎叶盛长阶段正处于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甘薯生长后期薯块迅速膨大阶段,遇旱灌跑马水尤为重要;收获前半个月停止灌水,防止垄土过湿,影响薯块膨大和烂薯。   8防治病虫害草害   甘薯生长中期易发生甘薯天蛾、卷叶虫、蚜虫等危害,应及时用50%辛硫酸或20%杀灭菊酯及40%氧化乐果,或2.5%扑蚜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以利茎叶正常生长。连年旱作的甘薯地,还应注意防治甘薯小象鼻虫。病害应注意防治蔓割病和薯瘟。防治草荒,栽后应立即用0.2~0.3kg500倍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也可在杂草2~3叶期,用2.5%拿捕净80mL加水5kg叶喷来杀死杂草。   9适时收获   收获的早迟和作业质量与薯块产量、干率、安全贮藏和加工等都有密切关系。甘薯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一般在当地平均气温降到12~15℃,晴天土壤湿度较低时,抓紧进行收获,先收种用薯,后收食用薯,种用薯应及时贮藏起来。在气候较好的前提下,适当推迟起收时间是可取的,尤其是茎叶后劲足的情况下,推迟几天起收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关阅读
当归麻叶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针
六月上旬”果树一定要追肥,三大原因,不知道就亏大了!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