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萝卜 萝卜需要在外界气温降到-5℃以下,窖温在3~4℃时入窖为宜。入窖的萝卜要选无病虫害、无机械伤、个头大而整齐的。选好后用刀把顶削掉。窖贮一般不用埋土,防止生根。窖内要立支柱,挡成格,把萝卜一个挨一个地堆成约1米高的垛,上覆一薄层细沙,以保持萝卜的水分。窖内温度要控制在1~3℃之间,相对湿度85%~90%为宜。在低温条件下,萝卜处于生理休眠状态,可以减少生根与糖心。入窖后2个月左右倒一遍堆,把上边萝卜倒到下边,一般整个贮存期倒2遍即可。
2.冬笋 选择新鲜未破损的冬笋放置于2~3米深的窖内,窖底部先铺上一层10厘米厚的黄沙土,沙土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再将冬笋一根根地摆好(尖朝上),一层沙土一层冬笋,以不露笋尖和笋壳为佳。全部摆完后,再盖一层黄沙土。然后用木板或石块密封窖口,再加封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滴入。密封后,每隔30天检查一次,看是否有变质腐烂的竹笋,如有则将其清理干净。此法可储藏保鲜冬笋60~90天,保鲜效果好。
3.大豆 大豆在贮藏中如果温度过高、接触空气过久,常出现大豆变色、浸油,使其品质降低,出油率下降,豆油色泽暗淡,豆浆颜色暗红等。贮藏大豆应放在干燥、凉爽、通风、气温低且阳光不能直接照晒的地方。仓库或容器贮藏时,应把大豆放在下面,上面压盖其他粮食。仓房门窗应加遮阳、防晒设备。一般趁寒冬季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豆温充分下降后再进仓密闭贮藏。
4.花生 贮藏入库的花生,首先要捡去破壳、病虫害、虫咬的荚果,然后将选好的花生装入塑料编织带中扎好口,每袋重量保持在15千克左右,选择通风好、干燥的室内贮藏,并将花生袋距离墙面50厘米以上,袋垛高不超过2米。贮藏温度不宜超过20℃,含水量控制在9%以下。贮藏中如发现返潮霉变或鼠虫危害应立即翻晒处理。
5.大蒜 贮藏大蒜头可在表土结冻前,选择地势较高的背阴处挖贮藏沟,沟深50~60厘米,沟宽60~70厘米,沟长可根据贮量的多少而定。在当地气温降至1~2℃时开始入沟贮藏。贮藏前2~3天,将蒜头充分晾干,以减少大蒜的含水量。埋藏时,将沟底用砖头或木棍等垫起高5~10厘米,然后将蒜头堆放在上面,堆至距地表15~20厘米处。蒜头上面用木棍、草帘等搭棚,四周再用土埋严,以防透风。盖棚时,在棚的一侧垂直绑一根细管,管内吊一支温度计,以便随时测定沟内温度的变化。贮藏期间沟内温度应控制在0~10℃,当天气温度低于-8℃时,应加盖草帘保湿,待温度回升后再及时撤掉。冬季降雪后,要在雪融化前将积雪清除干净,防止雪水流入沟内。这种贮藏方法,使贮藏期间的蒜种处于0℃以下的低温条件,呼吸作用处于停止或半停止状态,减少了蒜种的营养消耗,蒜种硬实,颜色雪白。
6.甘薯 准备入窖的薯块要达到无粘泥、无破伤、无病、无虫咬、无受冷、无水泡、无雨淋、无发芽、无露头青、无裂缝。甘薯入窖前先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处理,能杀死薯块表面及浅层伤口内的细菌,起到防病保鲜的作用。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成200~300倍液,再将薯块放入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捞出薯块沥去药水晾干入窖。窖址应选择背风向阳、干燥通风、地势高或坡地建窖。薯块贮藏量应在窖内空间的60%~70%。入窖30天后,管理重点是通风、降温、散湿。窖温应控制在15℃以下,最好是12~13℃的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同时可在薯堆表面覆盖一层干草,干草湿后再换干草,可避免发汗现象造成的危害。入窖30天后至立春前后,主要是保温、防寒、防湿。这一时期天气变冷,薯块呼吸强度减弱,故应封闭窖口,减少窖口打开次数。窖温应控制在10℃以上,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的范围内。立春后至出窖前,主要是稳定窖温,加强通风换气。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既要适时换气,又要把窖温稳定在12℃左右,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