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大经济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已经是初具规模,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处理财富之外还有污染。由于近几年农药行业的发展,农作物的的种植过程中农药占了40%地位。这就造成了农药包装的污染。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农药瓶子农药包装。“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期望与要求。这是一个大课题,几乎涉及了我们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方面。和农药的生产、使用环节相比,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对环境的影响远未能引起社会的重视。为此,中国农资传媒、《中国包装工业》杂志社联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进行了调研,梳理农药包装在使用过后的的回收途径。如果说农药的使用对食品安全产生是直接影响,农药包装随意被丢弃对环境和农产品的二次污染问题则是隐形的,特别是对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全国每年农药制剂需求总量为250万吨左右,每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以容量为250毫升计有100亿个之多。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金国斌统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农药原药品种250多种,制剂品种3000多种,制剂年生产量120多万吨,其中2/3为液态制剂,农药总产能是市场需求量的3倍。目前,我国60%农药采用玻璃瓶包装,塑料瓶包装占20%,另外20%是用软性复合袋包装。由于玻璃瓶和塑料瓶包装都有许多缺点,国家推行以塑代玻计划,农药包装趋势是以塑代玻、以袋代瓶。所有使用复合软包装袋的农药都是小剂量、轻量化的包装。大多数是每袋10到20毫升(毫克),袋子的大小约80毫米宽、100毫米长。每个这样的袋子要用0.016平方米的复合膜,也就是每1平方米的复合膜可以做62个这样大小的袋子,因此每1平方米的复合膜可以包装1.24公斤(升)的农药。按照年产量120万 吨 农 药 中 的 25%即30万吨农药计算,使用这种复合软包装袋,则需要2.42亿平方米复合膜。农药包装已经成为包装行业中具有较高利润增长点的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农药属于危险品,我国对农药包装质量标准非常严格。国家标准《农药包装通则》(GB3796-2006)规定了农药的包装类别、包装技术要求、包装件运输、包装件贮存、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其中引用了《GB 20813-2006——农药产品标签通则》、《GB 4838-2000——农药乳油包装》等涉及危险品包装和检验的近13个相关国家标准。特别强调了农药包装的稳定性、不透过性、抗冲击性、耐腐蚀性、防渗漏性等指标,我国从包装材料到生产工艺、从包装膜材料到耐腐蚀油墨,甚至胶黏剂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成果。合格的农药包装确保农药的运输和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