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农资行业需保持理性 拒绝盲目追高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1-9-6
    本期嘉宾:

  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陈志浩

  嘉宾观点:

  今年的化肥市场到目前为止一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在窗口期结束之后,市场是否还能一如既往?我看阻力很大,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后市,不要盲目追高。

  “今年的化肥市场到目前为止呈现发展良好的态势,但是在窗口期结束之后,市场是否还能一如既往?我看阻力很大,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后市,不要盲目追高。”陈志浩略显忧虑地告诉记者。产能过剩是存在于我国农资行业的大问题,目前,出口大门敞开,众多厂家将目光锁定国际市场,大量产能供给国外,这让产能过剩问题没能浮出水面。但是,窗口期一旦结束,过剩的产能又将何去何从?国内市场的需求完全不能吸收目前庞大的化肥产能。今年,很多大厂家仍然在扩大规模,提升产能,这无疑成为了化肥后市的不稳定因素。

  产能大,需求少,多出的产能怎么办?第一,都死扛。由于多出来的产量找不到买家,成本支撑也不能降价,这样就导致产品堆积,产品积压就意味着流动资金减少。众所周知,农资行业的流动资金处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没有了流动资金就意味着坐以待毙。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少数手握国家淡储任务的厂家会比较好过,其余一切企业都面临巨大困境。

  第二,呈现不正当竞争。少数手握资源优势的大厂家首先降价,扰乱市场,凭借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利用价格战的模式,击垮部分小型厂家。由于原材料成本一直走高,而今年又出现“用工荒”问题,降价走量就意味着小型厂家将直接被市场淘汰,很多厂家都可能退出农资行业舞台。这不仅仅是农资行业的不安定因素,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等到时机成熟,大厂家再次提升价格,这时就会呈现垄断局面,市场价格的话语权直接就交到了大厂手中。届时,大厂家很轻松就可以赚回因为价格大战而损失的利润,最终的损失,还会是农民买单,这就和坑农害农没什么区别了。

  第三,改变市场风气。俗话说穷则思变,困则思变。当销售受阻,又不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促销,这就有可能让一些厂家铤而走险。“偷含量”是最简单扭亏为盈的方式,用含量的差距来弥补倒挂的损失,最后为这个损失埋单的还会是农民。面对巨大的经营困难个别厂家有可能选择“造假”,利用大品牌的名声和价格来卖自己的产品,但是这两种方式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农资市场诚信的消失,失去健康发展的动力。

  农资行业长期呈现厂家独大的局面,价格、发货量、发货时间都是由厂家说了算,我国目前的法律机制尚不成熟,这让厂家违约的成本很低,导致近些年来甚至有些肆无忌惮。流通商又顾及以后与厂家的合作,不敢“撕破脸皮”。最终的负担都会压在最基层的农民身上。国家应该从政策的角度宏观调控,至于后市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
广南农科积极探索,落实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
农资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比去年有所下降
销售含未经登记农药成分的肥料、假冒伪劣除草剂、假冒肥料登记证号......湖北公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