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发展,水溶肥迎来了“井喷”的机遇。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登记企业数就由2012年的800家一跃达到了2195家,登记产品4667个,比2012年增加了三成。中国氮肥协会刚刚成立了水溶肥专业委员会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如果说水溶肥是肥料发展的一个必然,那么政策导向无疑是肥料企业转型升级最强大的助推剂了。肥料厂商自然会并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这个蛋糕太大了!蛋糕成型还需“深加工”面对蓬勃发展的水溶肥行业,除水溶肥料产品目前还没有进入铁路运输优惠目录单、水溶肥料企业尚不享受政府补贴等这些政策滞后外,作为产业支撑的行业标准和技术研发所暴露的问题正日益显露。
问题一:标准缺失待完善
目前我国只发布了4个专门针对水溶肥产品的标准,从现有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来看,并没有设定控制水不溶物的细度数据,在实际生产中,导致很多标称合格的产品不能应用于滴灌设备进行施肥。2013年6月1日,由企业和国家化工中心共同起草的《水溶肥化工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也主要是规范企业生产。在标准的细化程度上也同样存在滞后现象,如1999年山东省就批准了第一个甲壳素肥料登记证,今年甲壳素有机水溶肥料登记证全国约有30个,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一个没有统一办法检测的产品,无法形成真正行业标准,只能靠各个企业凭自己的要求把控。
相比较而言,国外目前与水溶肥有关的现行有效标准则大约有30个,构成了一个规范行业发展的完整标准体系,在细化发展方向上也更加科学化、实用化,如相对于目前液体复合肥的发展趋势是清液型、低含量,出现了只含一种大量元素的液体肥料产品,可以直接施用,更利于配方施肥。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大批不具备相应科研和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蜂拥而至,有的企业只是向同行学习了一些概念或者包装设计,甚至是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就大力宣扬是新型肥料,一些经销商以新概念、新名词来吸引农民,大开空头支票,借此迷惑用户。有的用技术服务填补产品在肥料效力上的不足,而不是加快技术开发和工艺升级。目前水溶肥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结块、结晶、分层、粘度高、胀气、包装材料腐蚀等都需要在科研和材料选择上投入较高成本,这是小企业无力也无心投入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配方单一、功能性物质应用混乱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水溶肥信誉,而高品级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水溶肥价格居高不下,加之一味追求高含量,产品过度包装又增加了成本,动辄是普通复合肥的2-10倍,也只能大多在经济作物上使用,距离基础农业能够充分享受水溶肥带来的极大促进作用还有相当距离。
矛盾的是运输问题又成了大企业的成本难题。国外经验证明,用于土壤施肥的大宗液体肥料需要专门的储存和运输设备,而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费用极其高昂,不利于液体肥料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液体肥料工厂的发展必须是小规模、密集型,单个工厂的经济覆盖半径以150~300公里为宜。据了解,目前我国新型肥料企业已有2000多家,占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25%,其中仍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如何破解鱼与熊掌的难题仍需探索。
问题二:行业隔阂待协调
我国化肥企业大多从属于化工行业,主要依赖资源投入、产能扩张带动发展,农化服务意识薄弱,发展严重滞后,往往作为营销手段而存在;与灌溉施肥相配套的灌溉设施生产企业又与肥料企业不通往来,加之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功能不完善,导致水肥无法真正结合。长期致力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对此深有体会:一些地方只注重灌溉施肥设备配备,忽略了灌溉施肥制度优化和水溶肥料应用;行业标准不协调,做设备的不懂肥料,做肥料的不懂设备,各自都按自己的行业标准生产,放在一起不能用,如灌溉企业在设计过滤系统时,只考虑了水质条件,而没有考虑到所用的肥料对过滤器的要求;技术与产品不配套,施肥设备不适用,不好用,效率低,最后用户干脆弃而不用。中国农业大学曹一平教授提供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吉林省梨树县,当地农民对新型肥料的接受率为33%;在河北省曲周县,当地农民关于新型肥料认知比率有听说过或见过但没有用的为38%,没有听说过或见过的为43%,用过的为11%,不相信的为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