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田恢复活力”主题会议在京召开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1-24 |
日前,由全国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土壤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农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发展战略论坛在京成功召开。会议将主题定位为“让土壤恢复活力”,就是希望借助论坛,给致力于农田土壤环境治理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直接共同搭建一个交流和共享平台,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唤起全社会共鸣和各相关部门的关注,推动我国农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会议邀请了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工信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领导与大陆、台湾,日本等科研院校专家及国内环保、肥料企业近200人参加。 耕地点超标率达19.4% 土地是农产品生长的载体和母体,只有土地干净,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但近年来,耕地污染问题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坚持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导致土壤肥率下降,耕地质量退化,粮食产量和农产品供应面临挑战。加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过量低效利用,以及工业三废无序排放,导致农田土壤综合质量退化,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徐大刚表示。 环保部环境保护生态司土壤处处长张山岭也同样认为,目前我国的土壤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比较严重,耕地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全国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总的点位超标率达到19.4%,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7.0%;二是总体判断以轻微和轻度污染为主,但中度和重度污染问题已经到了现在应该重视的情况,从污染的过程来看,无机污染物超过80%。”张山岭强调,土壤污染的成因无非是工矿业、农业、固体废品的堆放,另外就是大气、水污染治理的二次污染问题。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副处长仲鹭勍表示,我国耕地污染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耕地污染问题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严重。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通过大气沉降、水体循环、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途径污染耕地。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我国每年产生大约38亿吨畜禽粪污,但有效处理率仅为42%,每年7亿吨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不足50%,每年130万吨地膜回收率不足60%。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3%和35%,均低于发达国家。外部和产业内部的污染链交叉循环,造成环境污染物富集,耕地污染状况不断加剧,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隐患。” 治理的关键卡在钱上 尽管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近几年废弃土地的复垦,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已经成为了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但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的成本较高,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土壤修复的关键。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涉及到多方面问题,但其中涉及到资金问题更为重要。”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综合处处长贾文涛认为,虽然污染治理亩均成本到底多少没有确切的数据,但可以肯定这比现在开展的农田整治的成本肯定高得多。现在全国测算农田整治按每亩1500元投入来算的话,假设现在重度污染耕地5000万亩的话,确实是有海量的资金需求,单靠国家财政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资金方面重要的方向要建立健全融资机制,如何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进来,保障土地污染修复治理工作持续推进更为重要,而不是搞几个试点就可以了。 张山岭表示:“很多报道讲到修复一亩农田需要几百万,而一亩耕地的收益能有多少,要用多少年的收益才能变成治理的费用?即便是财政资金投入也是有限的。”张山岭强调,财政资金投入也一定要招投标,要搞方案,要评标,确定承担单位。“这里面更重要的是要有承担单位。有了整体的设计方案,还要有施工方案,还包括项目验收与备案的问题。” “治理修复成本往往较高,比如做农田治理的话,一亩地上百万的话是很难接受的,这样我们如何与我们的目标、效益、投入方面找一个平衡,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化工研究院土壤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商照聪表示,目前场地修复陆续有社会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政府资金,农田方面更是政府的资金。国土资源部每年要拿出上百亿做耕地的修复,所以要探索多元化的农田土壤修复资金来源。“目前资金有限,污染扩展的面积太大,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设立一些土壤的修复资金或者农田治理的资金,通过罚款或者产品本身的环保税建立资金。另外,国家给予相关从业单位和农户扶持优惠激励政策,可以参考西方的期货制,对于一些优质农田的产品采取期货采取较高价格的收购,有了期货商的合同,农民根据合同可以获得低息或者免息贷款来生产,或者进行土壤的改良等等。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如何介入,我们也要探索公司与农户结合的商业模式,以及结合土地流转我们探索土壤修复资金的运作机制。” 还得用农耕来修复耕地 商照聪表示,农田土壤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修复技术复杂性,因此要进行综合治理。“相对于场地修复来讲,农田修复更具有复杂性,它与生物圈、大气圈、水源等修复时需要综合考虑。农田土壤的多元限制因子决定了综合治理的必要性。比如虚高问题,看似氮磷钾很高,但氮磷钾失灵造成了营养要素的匮乏和作物品质的下降。目前,土壤的贫瘠化比例在不断的提高,土壤里面的微生物的种群及生物的多样性在不断的下降,但一些重金属的污染却在加剧。可能一块地不可能这些问题都存在,但可能存在其中几项,所以要降低成本,提高有效性。”商照聪强调,针对农田土壤出现的生产功能和环境功能的退化,要从作物营养与施肥、土壤改良与调理、作物培育与操作、土壤修复等多个方面采取适宜的治理修复技术,恢复和提升其作物生产能力,消除土壤污染,提高农田土壤综合质量。 仲鹭勍同样表示,与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相比,农田污染成因复杂、影响面广、治理问题更为复杂。他提出在实施治理中必须把握以下五点:一是治理过程的长期性。从日本等国的经验看,农田治理周期长,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因此,一定要作长期打算。二是治理对象的特殊性。农田污染治理一定要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保持农用地用途,保障农产品产出能力,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工业污染治理的模式。三是利益主体的复杂性。农田污染治理既关系消费者饮食安全,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不能简单一划了之、一禁了之。四是治理措施的综合性。农田污染成因复杂,要综合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技术,配套农艺、工程措施。特别是要积极研究农艺、生物等不破坏农田土壤结构的方式推动治理。五是治理投入的公益性。要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农民主体实施的模式。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的有效途径,但要慎言农田污染治理的产业化。六是治理手段的科学性。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的任何一项技术都应该进行反复研究和试验示范,在研究上要积极,在推广上要慎重,切忌夸大和炒作,千万不能因治理技术不过关导致“二次污染”。 农资企业的机遇与责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表示,石油化工行业是麻烦的制造者,也应该成为麻烦的解决者,很多污染、排放、土壤修复的解决化工行业有独特的办法和优势。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在这方面应该能发挥作用,应该主动担当起我们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农田土壤的治理修复之中。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我国土壤退化现象日益严峻,土壤修复势在必行。”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伟表示,要创新土壤修复技术的思路,首先是修复技术的思路,采用可持续、易获得、资源量大、性价比高的海洋生物质进行合理搭配,以土壤调理剂产品为载体进行科学施用,达到土壤环境修复及作物健康生长的目的;其次是提高土壤对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青岛海大生物集团通过试验形成了三个结论:一是海洋生物资源与微生物菌剂有机结合,拓展新型土壤调节技术,能够短时快速改善土壤微环境;二是肥料套餐的科学使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调节体系pH、吸附钝化重金属、增强区域微生物种类与活力;三是充分利用沿海地域资源优势,实现海洋生物高值利用,有效推动蓝色经济及绿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北京澳佳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乔生表示,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从治理方式方面讲,还是应该以原位绿色修复作为比较主要的基础形式来做。乔生强调,土壤结构里最重要的是有机质,有机质最重要的是腐殖质,腐殖质中最核心的成分是腐植酸,腐植酸是土壤的本原性物质,是土壤的生命核,是土壤肥力和自救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和自净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增施有机肥可能有存在重金属等风险,腐植酸可能是很好的选择,通过工艺处理后它的核性会更高,对改良污染、提高增效,对土壤修复具有一定的作用。 农资生产企业应该如何做?乔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企业责任。作为化肥企业响应土壤治理的号召,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不生产、不销售不合格的产品,特别是重金属等污染限制超标的产品。二是应该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可能给土壤带来二次污染的材料。如:化学合成的黏合剂、防结块剂、树脂等不可降解的包膜材料。三是积极参与农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当中,注重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倡导推进科学施肥,科学用药,提高废药的利用率,集成要素,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
相关阅读 |
税政策是影响肥市的关键 |
本周磷酸铵企业挺价强烈 |
近期尿素行情继续稳中趋涨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