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新认识农资终端消费者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2-28 |
究竟谁是农资经销的最后一个环节 对这个问题,按理来说应该没有异议,很好回答,那就是农民。但是也有人认为农资零售店老板才是农资的消费者。他们认为,农资店老板高兴让农民消费什么产品,农民就会买什么产品。比如,农民到农资店里来指明要买康宽,可农资店老板拿出一另瓶农药来说,这个和康宽是一样的成分,价钱还便宜,今天买还送礼品呢。基本上这个农民就买这个产品了,这样的事情在终端很常见。所以认为农资产品的终端消费者不是农民,而是这些终端零售店的老板们。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在前几年也确实如此。因为种地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农资产品基本知识,科学用药用肥能力有限,使用和购买农资产品大多依赖终端零售商来推荐,一些零售商就凭三寸不烂之舌,有意让农民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购买利润比较高的农药。甚至还有看人卖药的现象,根据来人情况决定卖什么药,要什么价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观点就逐渐有点过时了,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原因如下: 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越来越多。特别是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进一步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号角。我国传统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农业的转折关头,土地流转将势必带来传统农资流通模式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其与经销商谈判的能力逐渐增强,市场的话语权也逐步向农民,特别是他们的带头人倾斜,农民愿意依靠专业合作社组织来购进农资产品。所以说,农资行业已逐步从“卖方经济”转向了“买方经济”。 尽管当前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地方还继续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大部分农民的购买行为还要受零售商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消费者渐渐成熟了,品牌意识和选择性也慢慢增强了,由原先一味选择价格便宜的,开始向质优价廉转变,已意识到效果好的农资能减少使用次数,节省时间和精力,高端新品种农药价格虽然贵但效果好,逐渐增强了高端产品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近年来80后逐渐取代了父辈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同父辈相比较,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同外界接触的机会、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不能忽视这个群体的变化,要逐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未来他们这个群体的代表性人物(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身上才行。 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对农资市场产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模式在逐步解体,谁占领了销售主体,谁就拥有未来,谁看不到这一点,谁就会失去这种巨额的市场。农资消费市场主体客户的深刻变化,对农资行业无疑将会带来长远的影响,不仅预示着现有农资流通渠道将被打破,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单一卖农资产品的营销模式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将产品、服务、技术、物流融为一体的“立体服务”,让农民从农资使用中学到技术、尝到甜头,实现增产增收愿望的新型农资流通模式或将出现。今后将不仅是要把肥料、农药、种子一起综合经营,还需要向农民提供使用便捷的农机具,也就是说要将优质的农资产品与高效的施肥、打药、播种技术嫁接,实现良种良法良肥良药结合、农技农艺农机的结合,来带动你的农资产品销售。 同时,农民是一个最为朴实和敏感的群体,只要他们感觉好,一定会忠诚地使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真正能给他们带来了效益,农民一准儿听你的。反之,就是庄稼烂到地里也绝不再登你的门。加之,由于农村的人文特点和居住环境,他们之间都互相认识,经常交流,信誉和口碑很容易成为他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谈论的对象。如果你忽悠,甚至欺骗了一个农民的话,很可能就会影响他周围一大批人怀疑你信誉和人品。农民消费者的“口碑效应”是一个招揽客源、锁定忠实顾客与开创销售局面非常有效的方式,好口碑就是效力最好的且免费的广告。 所以,我认为是农民,农民才是真正使用农资产品的人。要关注最终的消费者——农民的需求和利益,只有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从最根本上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农民树立新的用药习惯和观念,培养农民的品牌意识和信任度,并摸索出一整套农民能接受的推广方式,才能赢得农民的欢迎和信任。 |
![]() |
![]() |
相关阅读 |
未来或将被淘汰的四类经销商 |
农资行业的血腥淘汰之际,农资店如何活下来? |
农药行业如何突破重重阻碍再创佳绩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