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产品销售不佳 临储预计损失将超200亿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3-2 |
近日,他在《人民日报》撰文称,2013~2014年我国临时收储玉米6919万吨,临储棉花629万吨,每吨棉花库存1年的利息和维护成本在2000元左右。临储菜籽油高达600万吨,若按当前市场价格销售,价差损失超过150亿元。食糖临储库存累计500万吨左右,隐亏估计超过200亿元。 万宝瑞认为,主要农产品边收储边进口,造成政策成本过高,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库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激增进一步又加剧了国内“卖粮难”局面。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 激增的农产品成本,蚕食了大部分利润空间。 万宝瑞认为,从1995年到2011年,我国3种谷物和大豆每亩的产出量分别增长29.1%和32.8%,但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每亩总成本分别增长110.2%和91.8%,收益率都明显下降。“过去十年,主要农业生产的要素成本基本都上涨了80%以上,有的甚至翻一番。”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土地租金、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都在增长,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又起到了间接推高效应,累计来看,已经超过了价格涨幅,也就是说要素的边际产出急剧递减。” 种粮投入在增加,但利润空间被挤压,这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数据显示,2011年,种植苹果、蔬菜、花生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4612元、2558元、723元,而种植3种主粮的每亩平均收益只有251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手流转土地后“非粮化”现象较为突出。截至2013年底,有些种粮大省土地流转后“非粮”比例增加了20%~30%。 即使在挤压农产品利润空间的前提下,国内农产品价格依然名列全球前茅。“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是全球第一。”马文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一个垄断的机制下,市场缺乏弹性。” 临储存巨额隐亏 农产品成本上涨,价格却在“洋货”的攻势下败下阵来。农业与农户遭受两头挤压,储库里的农产品更是隐亏增加。 万宝瑞表示,去年前5个月,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国内外价差分别为每吨318元、451元、924元、1484元、7078元、2766元。事实上,巨大的价差裹挟诱人的利润,给市场上的农产品“国货”带来了挤出效应。 万宝瑞分析称,边收储边进口,政策成本过高。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张合成此前对媒体表示,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资源紧缺、劳动生产率低和生产成本刚性上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直接原因是关税、补贴等农业支持保护措施不足。 据世界银行[微博]测算,2013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增加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平均关税只有15.2%,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为62%,而且放弃了贸易特殊保障机制,国内农业补贴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入库“国货”巨额隐亏之下,临储政策该何去何从? 一位农业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的来看,目前已经实行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制度将推及到多数农产品,逐渐取代临储制度,但2014年呼声最高的食糖目标价格改革并未如愿写进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只能说明由于大豆、棉花尚在试验期,改革是谨慎推进的。 |
相关阅读 |
高效氟氯氰菊酯原药企业产量分析 |
农药选用要科学 |
2019年第13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公示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