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津县:红色花椒致富梦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3-6 |
近日,记者来到孟津县。每年立秋,孟津县城关镇杨庄村的空气里就弥漫着花椒的味道,大片的花椒树挂满了暗红色的花椒。说起引进大红袍花椒,让农民种植增收,并成为孟津人能拿得出手的土特产,就不得不提陈建秋。
打水井铺管道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黝黑的皮肤,朴素的打扮,陈建秋就是个普通的庄稼汉。1974年,陈建秋高中毕业回到杨庄村,1984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干到现在。杨庄村地处邙山山脊之上,造就了全村八沟九岭两面坡的结构,是省定的贫困村。 回到村里,陈建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全村人的吃水难问题。杨庄村以前用的吃水管道是上世纪70年代铺设的,当时用的是生铁管子,年头长了破损断裂是常有的事,也因此不能及时给村里供水。 陈建秋多方筹资4万元,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村里的管道全部更换。2013年,陈建秋又带领村民打了一口深井,现在随时都能用上自来水。 引进花椒种植 村民钱包鼓起来 看到村民生活困难,普遍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陈建秋就一直想着如何让黄土地生出黄金来。偶然接触到花椒种植,陈建秋觉得杨庄村各项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并且这是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便试着在村里推广。 为了让村民了解花椒种植,陈建秋带着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60多人到陕西韩城参观当地的花椒种植。之后又组织了50余人到韩城摘花椒打工,更深入地了解花椒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几次韩城之行,坚定了村民们种花椒的信心。 花椒树栽上之后,陈建秋还从韩城请来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仅2002年冬到2003年秋,杨庄村就种植了优质大红袍花椒1200余亩,当年就见到了收益。现在杨庄村的花椒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500亩,去年卖掉30多吨干花椒,收入150余万元。 陈建秋说,用“政通人和”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杨庄村一点都不为过,村民收入越来越高,村干部们也一直非常团结。本着为村民办实事的原则,杨庄村的每个村干部都实行包队,老百姓要到镇里或县里办事,村干部要领着去。陈建秋给自己和村干部提了要求,每年要为村民办两三件实事。今年计划把村里的主干道再加宽2米,给老百姓建一个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还要再打一眼深水井。 “干着村支书就得给老百姓办事,干不成就要自己退下来。”陈建秋说,基层村干部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工作时的那种干劲儿,什么时候都不能懈怠。干了近30年农村工作,付出了很多,陈建秋觉得,走到村里群众见到他都很热情,自己卸任时能给杨庄村留下几千亩花椒地,这些年的付出就不亏。 |
![]() |
![]() |
相关阅读 |
对不起,卖农资我是有态度的 |
作物解决方案成为农资企业竞争的一种战略 |
农资电话营销真的要进坟墓了吗?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