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洞庭湖区到衡阳盆地,主产粮区的种粮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种植双季稻,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扩面、增效”的主力军。
3天来,桃江县沾溪镇长田坊村种粮大户殷先明一直忙着插田。夫妇俩把毯状的秧苗运到田边,一块块安置到插秧机上,机插的一行行秧苗,在田间铺下片片新绿。殷先明告诉记者,连续5年,自己每年种300多亩双季稻,的确很辛苦。但正常年景,种田能为全家带来10万元纯收入,这让他感到种粮并不亏。
像殷先明一样的种粮大户,对全省粮食生产贡献巨大。据省农委统计,全省新型经营主体超过14万个,今年新增1万个。在流转的土地上,他们提高复种指数,普遍种植双季稻;主动采用新技术,多产粮出效益。
由于种粮大户扩种双季稻,棉区调减棉花扩种水稻,这两大因素导致湖南今年早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30万亩。
南洞庭湖区的益阳市,今年承租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了1.4万多户,比去年增加27%。一批打工回流人员和大学生进入种粮行列,起步阶段都得到了当地农技站的技术扶持。在赫山、南县、沅江等县(市区),种粮大户已开始争田种,水田流转价格每亩从500元上涨到600元。
“种粮成本提高,更要靠科技生金。”益阳市资阳区种粮大户王建强驾驶新购的插秧机,行距从9寸改为7寸,每亩插足2.4万蔸基本苗,为夺高产打牢基础。
以上信息均由好农资招商网小编整理而成,仅供参考。更多信息,请关注好农资招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