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种业”销售问题亟待解决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5-11 9:06:00 |
“互联网+”时代,种业走电商之路势在必行。但是,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要在互联网上大销大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物流配送、渠道冲突、在线展示……云农场等各种电商平台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仍需要线下交易的支撑。本版本期与您共同关注“种业电商”话题。 在种业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了“互联网+”对传统种子销售模式带来的冲击,尽管种子触网才刚刚开始,而且困难重重。 已售出:0 种业与电商的结合,最初就是从一些种子企业在“淘宝”、“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交易平台开窗口售种子开始的。记者登录阿里巴巴交易平台,在产品搜索框中输入“郑单958”,共搜索出21件相关产品,其中还有4件并非郑单958种子。按销量排序后,成交量最高的商家在过去90天内共成交2笔,而且为同一人购买,累计交易量为350公斤。 淘宝平台上,种子销售情况并不比“阿里巴巴”好很多。记者输入“先玉335”,共搜到49款产品,有33款产品显示“0人付款”,其中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共10人购买了14袋产品。 秋乐种业在淘宝平台开设了“秋乐种业自营店”,记者进入店铺后看到,店内共15款产品,只有一款“单粒播5000粒郑单958”种子在今年4月中旬售出过两件,其余14款产品均显示“已售出:0件”。 看起来,“互联网+种业”的加号并不难划,但是要划等号出结果,并不容易。那么,是什么限制了种子触网呢? 不能?不愿? 在电商的发展之初,一直被物流紧紧卡着脖子。现在,物流同样是种业电商的绊脚石。 在中国种子协会李立秋看来,“阿里巴巴”的物流模式在城市行得通,却不一定能适应农村的情况,而且种子是有生命力的商品,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对储存和运输的要求比较高。 北京屯玉种业董事长侯云鹏也持同样的观点,“从种业到农业,做电商是势在必行的,但最终的物流配送还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最终会出现‘拼服务看赢家’的局面。” 针对物流这个种业电商的痛点,已经有种企开始发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垦丰种业从2013年开始布局物流配送网络,根据品种适种区域设置一级、二级配送中心、三级配送站和建在村镇上的派送点。垦丰种业此举直接解决了种子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日后布局种子电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去年12月,“中国种业网交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共吸引了120余家种业企业参会,湖南、江苏等省份更是由农业厅组织企业前来参展,可以看出,种企对这个被称为“种业互联网大会”的网交会颇为关注。会上,企业最关注的是360度田间展示、在线交易、品牌共建等一系列能够解决种业电商难题的项目。 一直以来,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对销售区域的要求非常高,农民更青睐能够看到种植效果的品种,这使得种业电商化发展缓慢。360度田间展示项目,正是借助于互联网让农民可以远程观看种子的生长过程。 农民可以追溯一粒种子,但是企业却无法追溯一个客户,很显然,经销商们不会将客户信息交给企业。“借助电商,可以有效解决双向追溯收集购种者信息的难题。”今年1月,农业部推出全国种子可追溯试点查询平台,种子管理局副巡视员吴晓玲说。 尽管可以利用电商,绕过经销商而获得客户的大数据。但是,在线上销售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种企担心其苦心经营的线下销售网络遭到破坏,依然不肯随便触网。在李立秋看来,这种顾虑反映了种业电商所面临的最大矛盾——农户与零售商争利。“以各级代理形式形成的销售网络制约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他们受各级代理商的‘绑架’。代理商‘要挟’种企让利,否则就去代理竞争对手的品种等等情况很多。”李立秋说。 线下的“支援” 传统销售渠道的不足,在互联网思维里意味着商机。 去年上线的云农场被视为中国首个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综合服务商,目标是打造集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农村金融、农民社交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农业互联网和云服务综合性平台。 记者登录云农场,发现与农药、肥料相比,种子的销售量要小得多。作为云农场的创始人,山东圣丰种业总裁王书平在创建电商平台之初,也没有将自己生产的农资放到云农场来卖。互联网对传统渠道冲击太大了,圣丰不愿意掐住自己的脖子。 虽然是线上交易平台,但是云农场上的交易主要还是在服务站线下完成的。典型的交易情景是农民到云农场服务站购买种子,服务站根据农民需求帮助农民网上下单,代收种款后再通过线上渠道将货款支付给种子商家。 “现在还处在一个规范的过程中”。李立秋认为,全国登记在案的种企有5200多家,而电商成本不高,门槛也不高,如果没有规范的市场,就会出乱子。 |
相关阅读 |
四川增添5个国审草新品种 |
云南嵩明种子站对杂交玉米进行全程监控 |
育种技术的研发延长了番茄新鲜期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