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资互联网+有机农业能否成功?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5-20 16:35:00 |
“农电”大咖云集罗田 有机农业如何做?食品安全如何保证?好的农产品如何“触电”塑造品牌?15日至16日,2015中国有机农业大会在罗田举行,国内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电商领域多位大咖现身罗田。 会上,“褚橙、柳桃、潘苹果”的直接操盘手胡海卿、OMG鸡蛋联合创始人刘勇、“聚土地”创始人章新光等国内农业电商大咖论道,吸引了全国300余名电商投资人、新型农场主等“新农人”洗耳凝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世界理事、亚洲理事会副主席周泽江等先后作专题演讲。 “罗田板栗闻名全球,但是品牌与附加值还不够。”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认为,中国有机农业大会带来的“有机+电商”理念和经验,将为县域发挥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优势,为国内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技术交流、政策宣传的良好平台,为有机农业提档升级插上腾飞翅膀。 据了解,中国有机农业大会由湖北中绿有机农业研究院与罗田县共同举办,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有机农业”不是“投机农业” “中国有机农地面积在全球排名第4,并且还在稳步增加,但是,2013年全国人均有机消费却不到20元。”这是周泽江公布的一组数据。 他认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高,有机农业蕴含着极大的市场需求。 朱英国同样认为 “中国有机农业有极大发展空间”。他告诉记者,“中国人口比例占全球1/5,化肥使用量却占全球1/3,调整农业结构,迎接有机农业的发展契机迫在眉睫。” 有机农业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却不容易。 “有的地方政府和投资者对有机农业趋之若鹜,拍脑袋做决策,恨不得当年就产生效益,急功近利实不可取。”周泽江告诉记者,一块长期依赖农药化肥的农地,如果转型为有机种植,起码需要两三年的转换期。“很多有钱任性的投资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钱打了水漂后铩羽而归。” “嫁接”互联网,优质农产品“长翅膀” 有机农产品人人爱,但好酒还怕巷子深。互联网时代,有机农业“触电”成为热门话题。 “做有机农业,没有互联网思维寸步难行。”“聚土地”创始人章新光是个80后,在他眼里,有机农业必须依靠电商。他通过淘宝做“现实版开心农场”,开启了“土地流转+电子商务”的新模式,累计吸引5亿人次点击。 “如今要把优质农产品推出去,想把品牌和营销推广做出来,借助互联网才是正道!”“褚橙、柳桃、潘苹果”的直接操盘手胡海卿强调。2013年,他将褚时健种植的“云南冰糖橙”包装为“褚橙”品牌,通过电商渠道实现了销售1500吨的业绩,成为国内生鲜电商的神话。 “现在是农产品品牌化的黄金时代!”胡海卿告诉记者,互联网让农产品品牌快速建立、降低推广成本成为可能,一个好产品配上一个好故事,能够短时间释放农产品营销的“乘数效应”,吸引无数眼球。 “互联网+”打造县域电商新未来 地处大别深山的罗田,无疑是这次有机农业大会的赢家。这个致力打造“华中地区电商第一县”的山区县借力大会成功吸睛,并希望让县域经济更上一层楼。 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认为,中国有机农业大会的召开,将加快罗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助力罗田现代农业的稳健发展。 汪柏坤介绍,罗田的板栗、蚕桑、甜柿、茯苓等优质农产品名扬海内外,但急需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让广大农民兄弟点完鼠标点钞票,富了脑袋富口袋。让罗田的县域经济借力电商实现绿色发展、跨越赶超!”汪柏坤信心满满,他认为,用本土优质农产品“嫁接”互联网,是最明智的选择。 记者获悉,阿里巴巴于去年10月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几乎同时,京东、苏宁同样布局县域和农村。 各地政府也在同步跟进。去年10月,包括湖北在内的8个省份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业内认为,这意味着政府推动下的电子商务正向县域大举挺进,地区间正在布局并争夺优势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绿有机农业研究院院长胡荣桂表示,中国县域电商的新未来或依靠“互联网+”来打造。 |
![]() |
![]() |
相关阅读 |
农资人如何布局线上销售,三点教你快速获得用户信任 |
浅析农药网络销售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
农资经销商如何让库存商品“活”过来?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