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专访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7-9 10:06:00
    

  我想全世界都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创造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一奇迹立下功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虽然人们都知道袁隆平对种业的巨大贡献,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农化产业也非常关切。

  丰收离不开农药化肥

  问:我听说您关于农资有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精辟比喻,无论是在种业界,还是在农化圈,都已经成为经典的至理名言:种子、农药、化肥是确保粮食和农作物丰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种子好比发动机,农药、化肥好比两翼,三者缺一不可。您为什么会这样说?

  袁隆平:要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首先要消除贫困、解决饥饿问题,因为不解决粮食、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人类健康便无从谈起。中国科学家播下的,不仅仅是一颗颗水稻的种子,带给世界以粮食的充实和物质的繁荣,更是一颗颗和平的种子,为促进人类和谐共存、文化融合,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少不了农药、化肥的支持。

  因为再好的种子,只有通过精心栽培,才能获得丰收,而栽培是离不开农药和化肥的。常言道,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药。近年来,杂交水稻在东南亚、非洲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很多非洲国家比较贫穷,那里的农民种田很少使用农药、化肥,因此,同样的水稻种子,非洲国家的产量就比东南亚国家低很多。这就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农药、化肥对粮食和农作物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社会上对农药、化肥的认识缺乏科学性,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其实,完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离不开种子,也离不开农药、化肥。以超级杂交稻的稻瘟病、稻飞虱为例,如果防治不好,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就会付之东流。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长期奋斗的目标,我们的科研团队现在正努力攻关第五期超级杂交水稻,2014年9月,农业部组织专家组对种植在湖南隆回县的百亩示范田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合“Y两优900”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造了大面积种植的新世界纪录,现在正在攻关亩产1066千克新目标。超级杂交稻的研究与推广,为促进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培育出能完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而且这种病害也不能根治,只能预防。稻瘟病是我国的多发水稻病害,水稻从抽穗到成熟这段生长间,都易发稻瘟病,如果这期间又遇上阴雨连绵的低温天气,预防稍有疏忽,几乎必感染稻瘟病。因此,在我国相对常规稻产量较高的杂产稻,要获得高产,也必须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而稻瘟病的防治就离不开农药。因此,农药、化肥作为超级杂交稻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生产资料,是促进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千克目标早日实现的坚实后盾。

  科学使用实现减量增效

  问:从您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化肥和农药功不可没。但不久前,农业部下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什么我国要争取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袁隆平:现在国内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土壤肥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等,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业环境。尤其是农药用量超标,还会产生农药中毒、农产品残留、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科学有效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从实践来看,减少施用次数、使用适当剂量、防止流失、提高效率等,是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必经之路。而从实际效用来看,在科学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化肥、农药减量不但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会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提高水稻产量大多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肥料投入、应用化学药剂控制病虫害等措施来实现。但是,这些措施今天虽然需要但已不再起决定作用。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设在三亚荔枝沟的示范田为例,这里示范种植的水稻行距、株距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施用有机肥,肥料营养元素的配方比例是根据稻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确定,而且定期定量施肥。肥料的用量减少了,但并没有影响产量。

  要完成国家提出的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计划,靠农户分散作业是不现实的,必须加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力度,必须要提高科学用药、用肥的水平。

  问:您刚才提到了要提高科学用药、用肥的水平。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科学用肥、用药呢?

  袁隆平:我国现在农民打药很辛苦,如果企业敢于创新,能够把几种农药结合在一起,开发出一些高效、谱广、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的农药,既能减少使用次数,又能提高防治效果,还能节约人工成本,这就是对农民的又一次解放。另外,几年前我去美国考察水稻生产,人家全是使用飞机喷施农药,不仅效率高,还可以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此外,应用生物农药是减少对化学农药依赖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人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总以为生物农药是最安全的,而一提到化学农药,就觉得应予以淘汰。生物农药虽然比较安全,但一般作用慢、防治不彻底、持效期较短,对大面积发生的病虫害不能快速有效控制。农药使用上不要一味地拒绝化学农药,单一地使用生物农药,而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优势互补。

  还需要一提的是,我国很多人把有机农产品想得十分神秘,认为生产有机农产品就必须拒绝农化品。其实并不然。我曾经翻译过国际水稻所的一篇文章《漫漫长路》,这篇文章就指出,依照国际标准有机农产品允许少量使用化肥。

  问:近年来发生的一些诸如“毒西瓜”、“毒草莓”等事件,使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谈药色变的现象,您怎么看?

  袁隆平:造成负面效应不是因为农药本身,而是在于没有科学合理使用。当前乱用、滥用化学农药,特别是盲目加大施药剂量、多年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农药不可怕,只要对其实行严格管理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坚持交替、轮换使用,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能使其为我们服务,实现趋利避害。

  有些媒体利用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的心理,无端制造“毒香蕉”、“毒西瓜”、“毒草莓”等事件,不仅中伤了农药行业,也损害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如“乙草胺草莓”就给莓农造成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农药行业工作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都有责任科学、公正地宣传农药。现代农业拒绝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等,大力推广和普及绿色防控技术,确保粮食和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

  用创新迎接春天到来

  问:科学用肥、用药离不开创新。您是科学家,您觉得农化行业的创新应该从何处入手?

  袁隆平:对于涉农的事业而言,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都要以解决农民的需要为己任。科学家的发明,必须要创新,必须要面向市场,企业家也应该一样。市场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国外现在很注重农化新品研发,我们应该用创新的精神去追赶、去超越。土壤消毒剂、土壤修复剂、作物健康调理剂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中国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另外,农作物的生长,除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还需要锌锰镁硅等微量元素。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什么,就要及时补充什么。肥料企业应该积极研发并推广生物有机肥、腐殖酸功能肥、液态功能肥、缓释长效肥等。

  中国的农化企业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卖服务。其实,在服务环节中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我主张农化企业把产业链延伸到广阔的农村去。农村大有作为,农化企业的出路就在希望的田野上。

  问:现在有很多新产品,如生物农药等,推广很困难,叫好不叫座,怎么办?

  袁隆平:任何新生事物,老百姓接受有一个认识过程。杂交水稻从无人了解到家喻户晓,从要农民种到农民要种,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关键是要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让老百姓看到好效果。生物农药同样要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凡是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就一定会有真正的春天到来。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要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研发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企业才能迅速发展壮大。比如,湖南神隆超级稻丰产生化有限公司为了实现“精准栽培保丰产,轻简耕种促增收”的目标,积极围绕超级杂交稻作文章,秉承“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丰产技术路径,实现种三得四,即种三亩田,获得四亩田的收成,坚持“种药肥一体化配套”的发展思路,先后成功开发出除草药肥、缓释肥等系列产品,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也为企业赢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同心协力振兴中国农化

  问:您对中国农化行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中国农化行业要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除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外,还需要国家协会对行业多引导,有关各方多交流、多合作。

  其中,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粮食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药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农药生产的大国,为保证我国粮食连年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农业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农药行业要做好中国农药,服务世界农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是我国农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作为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高级顾问,我深感责任重大。

  要消除社会对农药行业的不当理解,保护农药行业发展,进而保障我国现代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行业协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农药企业和各行业媒体的责任。农药行业发展需要传递正能量,要让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农药、关心农药、支持农药,把我国从农药大国发展成为农药强国。

  另外,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环保工作非常关键。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了,可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雾霾,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北方烧秸秆,南方烧稻秆,都是制造雾霾的元凶。如果把它们都制成有机肥,变废为宝,就是农业为环保作出的一大贡献。

  问: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更感谢您为世界农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最后,您还有什么建议?您能否总结一下您的观点?

  袁隆平:随着超级杂交稻“高杆高产”化的发展,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和要求会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的发展拒绝农药、化肥是不现实的。希望中国农化工业产学研与应用紧密结合,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禾下乘凉梦”。

  水稻经济效益不高,农民不愿意加大投入,也是水稻病虫害防控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政府大力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补贴,增加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投入。

  杂交水稻能够解决国内温饱问题,然后迈出国门、造福世界人民,更多是靠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前仆后继地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才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离不开农药、化肥行业默默无闻的奉献。我国吃得饱的粮食问题解决了,现在我和我的团队的任务就是努力解决大米吃得好、吃得香、吃得安全的问题。希望在农化界的支持下如愿以偿。

  正当世界上有人别有用心鼓吹“中国威胁论”时,习近平总书记给了世界一个响亮的回答,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种业界、农药界、化肥界有很多这样热爱和平、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狮子。我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农化大国在东方崛起。

相关阅读
身份鉴定及品种真实性允许DNA分子检测写入国标
李连文——建小麦育种基地带群众致富
农作物育种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障跟进不足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