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神木试验水稻苗长势良好,有望丰收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7-29 14:51:00
    

  草长莺飞时节,驱车前往距高家堡古城大约3公里处的河北村,便是神木县水稻试验田的所在地,刚入村口,一大片翠绿映入眼帘,在波光粼粼中愈发显得青翠欲滴。据了解,该水稻实验项目是2015年初由县农业局牵头,高家堡光庆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办的一项实验项目。在经过了平整土地的困难和育苗选种的辛苦后,目前水稻苗势生产良好,有望丰收。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以大米为食。神木虽处陕北干旱地带,但历来都有种植水稻的习惯,其区域主要分布在秃尾河流域(高家堡镇的青阳树沟、河北、古今滩及乔岔滩办的马家滩等10村约4000亩)和窟野河流域(麻家塔办芦草沟、水磨河等9村约2000亩)。全盛时期,经过几次新品种的引进和技术革新,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平均产量每亩600公斤。

  2014年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振兴水稻产业的相关政策,为我县的水稻产业再次发展带来契机。我县农业局积极实施水稻机械化种植试验,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高家堡镇河北村试验示范50亩水稻,引进新品种辽粳371,在水稻移栽过程中,运用904拖拉机、激光平地机、水稻插秧机等先进农机具,全程实现机械化种植,统一规划布局,雇用劳务,完成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的引进、栽种、管理。

  凝聚各方力量,助力水稻试验田发展,对于试验田的选址,高家堡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袁涛说:“之所以选在河北村进行水稻试验种植,是因为这里水资源比较丰富,在确保没有任何污染的前提下,在采兔沟水库专门投资10万元,引来水稻用水;同时,我们还在安徽高校聘请专家,专门对土壤的土质进行化验,确认符合种水稻种植的条件;还有就是高家堡河北村这块地方本身以前就有种过水稻的历史,所以这里的农民拥有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有助于试验成功。”

  对于种植水稻的过程,刘文革说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平整土地。在启用了各种机械和严密的规划后,才将50多亩凹凸不平土地平整成适宜水稻种植的水地。从水稻开始种植,农技人员和老刘就一直蹲点在这块试验田,从选种、插秧、整地到放水、施肥,他们一直守在地里。对于稻田的日常维护,刘文革说:“人工拔苗对水稻下一年的种植和对今年水稻质量有很大好处,所以我们全部选择人工施肥、人工除草,而且上的大多数是有机肥和无公害肥料。”自从承包了这块水稻试验田,刘文革几乎每天都过来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经常是早上来给稻田放水,施肥,检查水口,再积攒四五天水稻用水,经常在稻田里忙到一两点才回去休息。

  翠绿的田地里,水稻试验田承包人刘文革在和他雇用的为水稻除草的短工们正在拔草,经笔者了解,这些除草短工都是村里的农民,也是这块试验田的原有主人,他们把自己家的地租出来,在为合作社工作的同时每天还有工资拿,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这样的生活使他们很满意。乔凤琴就是其中一位,她说:“过去十八九年不种自己的稻子了,今年种上稻子,又用上了机械,感觉比我们以前种稻子的大米好。”乔凤琴一边除草,一边向笔者讲解,真麦子根部有白色的圈,野麦子没有,所以要仔细区分。稻田里的杂草,要连根拔出来,如果根拔不干净,就会留下黑色的结,时间长了,杂草除不干净,就会影响稻子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这项试验水稻苗势生长良好,有望丰收。若该实验取得成功,将为神木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示范,对大力促进我县水稻产业振兴,推广水稻产业提供了可靠地实践保证。

  水稻产业的复苏助推神木农业转型发展水稻实验项目的成功,对今后神木水稻种植推广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试验,农技人员将取得有效数据,得出最佳数据指标,形成符合神木县水稻机械化种植产业的有效经验,为下一步神木县水稻机械化规模种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高家堡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袁涛告诉记者:“我们每周都过来,深入田间以后,对整个的苗势,包括从插秧以后每个不同阶段都有施肥记录,苗的一些长势记录,都有相关的技术台帐,整个在我们站上都完整保存了,供以后推广应运。”

  同时,复苏水稻产业,是我县在农业种植领域中的一个转型。刘文革说:“这项水稻试验如果成功,将以这片地为中心,连接周边荒地,打造高家堡秃尾河的万亩良田基地。”而随着高家堡古镇和石峁遗址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光庆农业合作社还依托水稻试验田,增设了部分旅游观光基础设施,真正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

相关阅读
孔令传:完善品种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考
平湖市开展大小麦种子产地检疫工作
北京组织召开旱作作物品种观摩会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