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药专利的保护制衡与补偿机制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9-15 9:02:00 |
1.如何看待农药专利的特殊性 这里有必要对农药的专利做一个分析,探讨下农药专利的特殊性。 首先,农药市场的特殊性,很容易让专利所保护的产品垄断,转化成市场垄断。 农药产品主要用于防治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这些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受药效、抗性和施用技术等多方影响,一种新型农药往往在几年内可以横扫以往的产品,成为市场垄断产品。专利法保护的,只是某个产品的垄断,并不保护其市场垄断。一些国外大公司,凭借自身的专利优势在市场上进行“合法”的垄断。这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农药商,尤其是国内企业的利益。 国外大公司成熟的市场策略和营销投入,使得市场操纵变得异常容易。而且他们之间默认彼此的市场空间和份额,这样对市场的控制,已经构成实质性的市场垄断。因此,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如何消除国外大公司在市场上的垄断,尤其是消除农药专利产品的市场垄断,利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证其他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存在。 其次,由于农药产品受公共利益的约束,很容易在专利期内被禁用。 其他领域的发明创造,如一个金属物品,一段程序,或者一个玩具设计获得专利授权后,通常情况下不会面临国家的强制禁用,最多是被弃用。农药产品则不同,它的使用涉及社会、环境、人文、农业等诸多因素,有可能因为某种因素,如新的毒理学特性,或者环境毒性而突然被禁用。这时候就会造成前文所提到的国内企业无法分得专利产品一杯羹的局面,出现该专利的利润都被国外大公司获得的情形。 因此,对于这些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的专利产品,要考虑其特殊性,在对其禁用的同时,应当考虑专利权人的市场利益和被替代产品生产商的停产成本,由前者对后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法律救济。 再次,鉴于农药专利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必要将农药专利保护从单一的20年保护期,转变为时间期限与销售额并存的方式。 目前的专利法对专利的保护,只有一个时间界限:20年。这个规定根本没有考虑市场因素,而现在的很多类似的市场行为,都不仅仅考虑时间这一个因素。 举个例子,我们去买新车的时候,4S店都会通告这样一段话:“现在的新车辆保修期限,是两年或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也就是说,即保修期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时间限制,行驶时间2年;另一个是里程限制,行驶公里数6万公里。只要在这两个条件任意达到一个,就表明车辆的保修期已过,车辆再出现的正常维修保养都不在免费之列。 我们对农药专利的保护期限,是否也能参考下车辆的保修期限,变为时间与销售额并存,以先到为准。这样是不是更加合理? 2.探讨对农药专利的救助,制衡与补偿机制 专利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为平衡专利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而设。中国专利制度不过20多年历史尚有许多不甚完善的地方。专利权的过度保护尤其农药专利的过度保护,对国内农药企业的伤害,通过氟虫腈禁用这段往事已经显露端倪。 对于农药的专利,要根据国内农药行业发展的特点,不仅仅要加强保护力度,更要宣传救济及制衡的理念。 首先要建立产品销售额制度:一个专利产品应当有个市场销售额的上限,抵达上限后,该专利自动无效,其他企业可以立刻进入市场。因此,我们应当允许专利产品在保护期届满前完成在ICAMA的登记手续,并获得农药登记证。当然完成登记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市场销售,只是完成了的市场准入手续。 其次,引入价格管理机制:如果国外大公司声称在专利保护期内销售的专利产品价格,是纯粹的市场行为,那么对于专利期届满后的产品价格,就应当有个降价限制,比如在专利到期后5年内,其销售价格不能低于专利期的最低价格,这样可以避免国外大公司在专利到期后依据价格优势与国内企业继续竞争。如果国外大公司不愿意声称产品定价是纯粹的市场行为,那就涉嫌价格操纵,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建立市场份额共享机制。也就是说当新产品获得专利权后,该产品已经取得了中国专利法的保护,而专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还需要在ICAMA进行登记。我们可以在新产品市场准入这部分,建立一个市场份额共享机制:如果想取得农药登记证,就要与国内企业签订市场共享协议。 这是因为,一个新产品的推出,总是要冲击老产品的市场份额。新专利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就应当给予被替代的老产品一定的补偿,允许国内几家被替代产品销售额最大的国内生产企业制造或者销售该专利产品,当然这种销售是有限制的,只能占据少量的市场份额。这样即便某个专利产品(如氟虫腈)突然被禁用了,国内企业也不会一无所获。 |
相关阅读 |
美国授予杜邦Aproach杀菌剂正式登记 |
小麦主产区茎基腐病有潜在威胁 |
农业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农药制假售假行为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