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可”——无心插柳柳成荫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9-15 9:53:00 |
河南省中牟县每年都举办西瓜种植能手大比拼活动。2013年当地农民宋深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选了自家田里的一个西瓜参赛,没想到能够一举夺魁。意外夺魁的他把原因归结于一个产品——“爱可”身上。据知情人介绍,“爱可”的身世很有意思,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之喜。 “爱可”不完全同于其他紧跟市场需求而生的仿制产品,而是一个包含着自主知识产权成分的复配制剂。“当时国内的研发主要是基于国家课题开展的,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系。因此这个成分能进入市场化,也是意外之喜。”该产品研发人员、沈阳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立新坦诚地讲到。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沈化院就研发出源于蘑菇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烯肟菌胺。该成分具有抑制孢子萌发和产孢的作用,可用于谷物类、葫芦科、茄科、果树等多种作物,属于新一代对多种病害有效的广谱杀菌剂。沈化院首先尝试将这一成分与其他成分复配,成功开启了中国创制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时代,这就是“爱可”的前身。2000年,沈化院申请了发明和技术专利,成为国内首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创制农药企业。 2006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被登记在了小麦上,但由于小麦是低投入低产出的作物,利润空间小,农民对低价杀菌剂情有独钟。价格较高的创制产品自然在小麦市场上遭遇了“滑铁卢”。小麦不行,果蔬行不行呢?在借鉴国外产品推广经验的基础上,该产品做了两年果蔬示范试验,但因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且分散,效果差强人意。在重新仔细审视市场后,负责产品推广的中化农化最终将该产品定位在大田作物水稻上,于2008年正式启用“爱可”这个名字。不同区域的病原菌会有差异,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用量计量、方法也会随之调整,这些都需要在不断地试验中摸索和总结。经过多次反复田间试验,研发部门及时将试验结果传送给市场与销售,市场又向研发反馈农户需求。通过这样反复的调研和试验,最后打造出一款全国水稻“通吃”的产品,“爱可”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向大田应用进行了转变。 “爱可”在水稻上大量使用后,由于长期的累积效应使水稻病害对其中一个有效成分烯肟菌胺产生了一定抗性,导致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有所下降。如何提升防治效果自然成了新课题。研发人员通过不断创新研制出了具有国家专利、国际领先的油悬剂制剂技术,有效解决了药效降低这一问题,并成功将该产品推广到葡萄、西红柿、西瓜、马铃薯、香蕉及三七等作物上。 |
相关阅读 |
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黄淮海夏播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
10-19杀虫剂仲丁威最新价格日报 |
预计2015年农药行业将继续增速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