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除“两稻” 直播改栽插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1-11-21 |
随着直播稻面积扩大,种植年限延长,杂草稻和假稻这“两稻”在我省南北各地直播稻田严重发生和危害,成为困扰直播稻生产的两大难题。 在“两稻”发生和危害较重的田块,将直播种稻改成栽插种稻,包括手栽稻、抛秧稻、机插稻,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田间“两稻”危害。水整地后栽插水稻,一方面田间浅水环境不利于杂草稻发生,而且有大量杂草稻种被埋入较深的土壤,不能出苗(在浅水环境下杂草稻种子被埋入稍深的土壤便不能出苗);水稻移栽活棵后(通常在栽后1周左右)正常需要使用的丁草胺、丙草胺、乙草胺、二氯喹啉酸等药,在水湿环境下对杂草稻幼苗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其中乙草胺、二氯喹啉酸对杂草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更强。有杂草稻发生的田块,通常只需要改种移栽稻,就能轻易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据笔者观察,头年杂草稻发生很重的田块,第二年改种机插稻、手栽稻、抛秧稻,正常管理,田间也只偶尔能看到有杂草稻发生,注意拔除田间的杂草稻,第三年无论采用哪种稻作方式,包括直播种植,田间都没有什么杂草稻。 近几年苏南和苏中地区有一些种田大户,采取划片轮流种植方式,将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机插稻,三分之二的土地种直播稻,3年一轮回,田间杂草稻、假稻等一般不发生,千金子、马唐、稗草等杂草的发生量也少。 提示: 杂草稻又称红米稻、稆稻等,植株多似籼稻,株形比较松散。成熟早、落粒性强、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这三大特性是其能在直播稻田存续和迅速扩散蔓延的生理基础。成熟早、落粒性强,使其种子能较早地落入农田,不会因水稻正常收割被带离农田。种子成熟后,有较长的休眠期,通常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陆续解除休眠,其间给予再好的条件种子也不萌发。这一特性使杂草稻种子越冬存活率很高。据有关研究资料,在免少耕栽培条件下,有超过60%的杂草稻种子能正常越冬和自然萌发出苗。而没有休眠期的栽培稻种子,在落入田间后往往在冬前就萌发,萌发的稻种在越冬期会全部冻死,其越冬存活率极低。从大面积生产上的情况看,新拓直播稻区,其杂草稻种源主要由稻种带入。一旦进入农田,杂草稻即大量繁殖和蔓延, 往往在2~3年内迅速形成较大的群体,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生产上防控杂草稻发生和危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繁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或杜绝稻种中带杂草稻种子。江苏大华种业等单位近年来始终花大力气严格采取相关措施,杜绝稻种带杂草稻种子。但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种子企业,因繁种条件较差,生产的稻种中杂草稻种子较多。二是通过深耕翻,将杂草稻种子翻压至15厘米土层以下,其出苗率会大幅度降低。这项措施需要大型耕整机具,生产上较难实施,而且只能将部分杂草稻翻入深层,仍有较多的杂草稻会在田间出苗。三是在小麦生长期灌水,或者在麦收后灌水,诱使杂草稻种子出苗,用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灭杀后直播种稻。小麦生长期灌水,因田间不能长时间积水,诱草效果往往不理想,难以根除田间杂草稻。麦茬直播稻播种季节很紧,麦收后灌水诱草会严重推迟播种,在我省北部地区则根本无法实施。四是使用除草剂。利用扫茀特等加有安全剂的丙草胺产品对盲谷容易产生药害而对露白种子不产生药害的特点,在水直播稻播后苗前喷施这些丙草胺产品,对杂草稻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项措施在水直播稻田使用效果不稳定,在旱直播稻田使用基本对杂草稻没有防效。 假稻是我国东北地区直播稻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近年来,假稻、李氏禾、柳叶箬这三种假稻属杂草在我省南北各地直播稻田逐年加重发生,其中假稻(茎节上有一圈白毛)发生和危害较重。部分田块到后期满田都是假稻,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假稻为宿根性多年生杂草,多在河沟边发生,开春后即萌发生长,在麦收前后就有较大的生长量。麦田中的假稻地上部生长量较小,但地下部宿根往往很发达。在直播稻播种后,田间假稻茎节上迅速萌发新芽,先在田间匍匐生长,以后随着水稻长高向上生长,花序主要集中在水稻穗层以上。 在直播水稻生长期,没有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可以将田间的杂草稻有选择地除掉。对带发达宿根的假稻,所有适用于直播稻田的土壤封闭处理剂都不能将其防除;直播稻田常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如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等对假稻没有防效。适用于直播稻田的精噁唑禾草灵,对假稻有较好的防效,但需要有较大的用药量,一般每亩用6.9%精唑禾草灵水乳剂80毫升左右,才能将假稻除掉(应在假稻萌发生长初期,单蘖有5~6张叶时施药,用药过早和过迟都会影响防效)。按这一剂量在水稻生长期喷雾施药,会对水稻造成严重药害。据报道,双草醚对假稻有较好防效。但据笔者试验应用,该药对假稻的防效也不好。从目前情况看,在直播稻生长期,还没有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可以将假稻除掉。 |
相关阅读 |
正确种植树莓的技术要点 |
土壤太“咸”了,作物遭殃了!盐渍化咋解决? |
核桃树6月份如何管理提高产量?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