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方农药市场形势盘点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1-11-21 |
进入9月下旬以后,北方农药市场基本上收官,从基层市场全年的销售情况来看,用一个中庸的词“不孬也不好”来总结应该较为妥当。从总体销售来看,和过去连续的几个小年相比,今年的销售形势还算可观,尽管前期由于受去年秋、冬、今春三季连旱的严重影响,整个市场启动较晚,但最终的销量较去年略有上升。从零售价格上来看,尽管从2010年10月份开始,农药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大家对2011年的市场表现出担忧,深恐农药价格会出现一个大的涨幅,但由于受北旱南涝特殊气候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产能严重过剩,最终导致整个农药市场价格上涨乏力。而就农药成本来说,虽然价格上涨欲望迫切,而面对群雄逐鹿的市场来说,竞争激烈,自然价格上涨后劲不足。从经销商的利润来看,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谁也不敢高价开市,尽管成本压力较大,但大家还是采取了折中的策略,将这种压力分摊在各个环节。首先是企业自身消化一点,经销商再消化一点,所以在下游市场就显得较为平淡,高价格并没有传导至实际用药的农民。总之,总结今年的整个北方农药市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总体销量略有上升,零售价格上涨乏力,经销商利润缩水。解析全年整个农药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旱情使前期销量萎缩 2010年9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地区降水普遍偏少,导致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严重影响到农资市场的启动和农民春耕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冬小麦主产区,按照往年惯例,农历元宵节一过,农民最最重要的农事就是全力投入到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中。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划锄灭荒、保墒,喷药杀虫、杀菌,是小麦整个生长期中最关键的时刻,农药市场往往会迎来开春后的第一个用药小高潮。因为就冬小麦的播种面积来看,占到很多农户耕地面积的一半,甚至2/3以上。所以用药量也是比较大的,几乎能占到全年用药量的1/4~1/3以上。而今年却由于旱情的影响,导致农药市场启动较晚,不仅农民需求不大,很多经销商也没有备货,可以说旱情动摇了大家的信心,也导致前期销量严重萎缩或根本没有销量。 旱情缓解市场出现反弹迹象 今年2月末,终于迎来一场全国大范围的降雪、降雨过程,加上人工降雨措施,使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旱情得以缓解。也正是由于这次有效降水,从农资企业到经销商对市场后市充满了信心,农资市场相继启动。经销商开始纷纷备货,农民也在陆续购买农资,前期旱情对农资市场的影响远低于降水以前人们的预期。 随着旱情的缓解,小麦返青以后,农民据情管理,虫害、病害的发生都增加了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量。在冬小麦主产区,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由北向南加重发生。小麦条锈病在西南、西北麦区93个县陆续发病26万亩,发生程度均接近上年同期。这一切自然推动了今年的农药市场走出低谷,迎来一次销量高峰。据一位经销商反映,由于前期受干旱影响,许多经销商备货不足,而这次麦蜘蛛、麦蚜的严重发生,使去年的一些老库存也全部销售一空,尽管零售价格较低(有的甚至比去年还要便宜1块钱每瓶),业绩却相对可观。 从花生主产区的情况来看,5月份的降雨使旱情缓解,毒死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类产品的销量也大大增加。从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来看,虽然今年农药整体价格上扬,但毒死蜱制品的价格依旧稳定。良好的效果、平稳的价格,再加上经销商的大力推广,毒死蜱制品的销量今年再创新高。 除草剂市场同样值得乐观。首先是农民的耕地基本保持稳定,这就能保证除草剂市场相对稳定。相反,农民单位面积的用药量却在逐年增加,再加上乙草胺价格和去年持平,而百草枯价格却出现了下跌态势,这对农民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还有劳动力价格逐年上升,除草剂正好满足了农民这种省工省力的愿望诉求,把省下的时间用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上。所以说,今年的除草剂销量总体看涨。 花生蚜虫推动农药市场升温 今年5月底6月初,花生蚜虫大面积偏重发生。据笔者从山东省五莲县一位农药经销商处了解到,从5月下旬开始,每天都有经销商打电话催着要防治蚜虫的农药。经销商向农民推荐的药物主要是传统的氧化乐果、吡虫啉、啶虫脒等,还有阿维菌素和高氟氯氰菊酯复配制剂等。 随着上述杀虫剂需求量的大增,很多经销商也乘机向农民推荐多菌灵、三唑酮、戊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特别是近年来花生出现的死苗、死棵现象严重,农民为了保证收成,减少损失,一直在刻意寻找这类能治“死花生”的“灵丹妙药”。近年来表现比较好的杀菌剂有陶氏益农的“大生”、先正达的“爱苗”以及“瑞苗清”等。农药市场迎来全年高峰期 今年7月份,随着北方汛期的来临,大大提振了农民种地的信心,也为农药市场升温提供了有利条件。春花生、夏玉米等作物害虫较往年同期偏重发生,农民只得轮番用药防治,从而使农药市场全面升温,迎来了今年农药销量最大的一个季节。 7月份,伴随着花生蚜虫再次发生,棉铃虫、斜纹夜蛾、造桥虫等虫害严重发生,而此时正是花生下果针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花生管理也就极为重要,农药销量看好。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复配制剂,既能杀虫又能杀螨,表现出理想的防治效果,受到农民欢迎。农民在使用杀虫剂的同时,在经销商的推荐下,大多采取将杀虫剂和杀菌剂、叶面肥共同勾对使用的方法,从而带动了杀菌剂、叶面肥这类辅助用品的销量。虽说经销商的推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花生自身价格的上涨才是真正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今年花生的种植面积不仅增多,农民管理花生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投资力度自然加大。从今年杀菌剂、叶面肥这类产品的销量上就能够体现出来。像“花生超生宝”、“花生超千斤”这类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就受到农民追捧。杀菌剂方面除多菌灵外,像美国陶氏益农的“大生M-45”代森锰锌、瑞士先正达的“爱苗”等,尽管价格较高,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 从夏玉米的农药使用情况来看,6月下旬玉米播种开始,很多农民就使用拌种剂,以增强玉米抗虫、抗病能力。可以说玉米整个苗期,用药次数和用药品种增多。近年来由于玉米粗缩病发生严重,农民用于防治灰飞虱的用药次数增多,从玉米一出苗到玉米5叶期以前,农民会多次用药,很多农民用药次数达到五六次,这大大增加了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制剂的销量。同时,很多厂家还配合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借机推出了一系列的杀菌杀毒兼叶面肥性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预防玉米粗缩病、促进植株生长、使茎秆增粗、防止倒伏等特点的“玉米粗缩净”,受到农民欢迎。一是经销商的有意推荐,使其在销售单一杀虫剂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利润增长点。二是厂家的有意炒作。 7月份以后,玉米螟大面积发生,较往年同期偏重,农民主要使用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复配制剂。也许由于多次使用的缘故,据很多农民反映,用此类药物防治玉米螟效果不够理想,或根本不管用。但使用高氯、甲维盐这类的复配制剂,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很多地区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大面积发生二点委夜蛾,这种严峻的防治形势,有力地促进了农药销量,迎来了2011年的用药最高峰。 上述地区由于前期较长时间的干旱,遏制了杂草的出苗。但随着7月3日一场大雨的降临,旱情解除,杂草也一次性全面暴发。因为前期的过度干旱,农民使用的封闭性除草剂效果降低,致使雨后杂草防治形势严峻,从而也带动了各类苗后除草剂的销量猛增。像阔叶庄稼田使用的精喹禾灵,玉米田使用的莠去津、氰津莠、烟嘧磺隆等单一制剂或复配制剂,还有百草枯、草甘膦等都迎来了使用高峰。 农药市场进入尾声 进入8、9月份以来,随着花生、玉米相继进入收获期,大田作物基本上不需要再进行药物防治,所以全年农药市场也就进入了收尾阶段。眼下主要是大田蔬菜以及部分果类尚需少量用药,像北方的大白菜、萝卜等秋季蔬菜前期需要防治菜青虫、食心虫的药物之外,今年立秋时节,由于北方出现连续阴雨,导致蔬菜软腐病较往年偏重发生,这自然带动了杀菌剂市场的升温。还有像盛产板栗地区,农民收获板栗后为防治食心虫的蛀牙,仍需要部分用药,其他基本上无需再用任何药。 9月下旬以来,虽说冬小麦播种地区拌种剂市场较往年火爆。但据笔者了解,今年政府供种数量较往年大大增加,很多地方为了推动这一工作,采取了供种下达指标或和村官政绩挂钩的策略,使今年的供种数量加大,而这类统供麦种全部进行了药剂包衣处理,这样很多农民就不会再采取二次包衣处理,自然也就不会再去购买拌种剂了。就笔者所在地区,基本上能达到全额供种,农民根本不需要二次购种,所以拌种剂市场根本就没有什么起色,不会有任何的销量,很多经销商干脆直接放弃经营。 整体农药零售价格和去年持平 从基层总体的农药销售价格来看,尽管上游原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像毒死蜱原药已从3.5万元(吨价,下同)上涨至3.9万元,功夫菊酯原药从17万元上涨至18万元,三唑酮原药从5.3万元上涨至5.8万元,戊唑醇原药从7.5万元上涨至8.5万元。但就笔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提价的品种是有机磷类、菊酯类杀虫剂以及三唑类杀菌剂,而除草剂产品却未见提价。原药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在农药零售市场被大大弱化,几乎表现不出有任何的上涨态势,农药零售价格和去年大体持平,只是部分农药价格略有小幅上涨。乙草胺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百草枯类略有下降,杀虫剂类价格略有上涨,涨幅基本上在5元/箱左右。 |
相关阅读 |
假冒伪劣农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怎么通过农药标签识别假劣农药呢? |
农药化工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4月小麦叶片发黄现象令人揪心!亟待解决!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