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传统农药剂型、新农药剂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3-21 9:29:00
    

  农药制剂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药、新农药剂型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当前传统农药剂型、新农药剂型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农药剂型、新农药剂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传统农药剂型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乳油

  乳油,目前在全部登记的农药制剂中依然占比最大,但是按照自然年计算,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悬浮剂成为登记数量最多的剂型,乳油已经成为第三、第四,这与近几年溶剂限量等政策有关,与国家环境保护等有关。随着《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的颁布,“非传统,新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乳油发展 的主线,新型绿色环保溶剂、配套助剂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配方开发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乳油向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新型剂型的转换速度在加快。

  2 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一定粒径范围可自由流动的粒状制剂,其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大粒剂,包括漂浮粒剂,成为了代表省力化剂型开发的新热点。已经由传统的 颗粒剂转换为具有缓释的、功能的、省力的颗粒剂,随着使用者习惯的改变、施药设备的提升,颗粒剂将会在省力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内吸性的新型杀虫、杀 菌、除草活性成分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成分。减工省力化是一个刚需,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调整,需要更为省工的剂型。一些老的剂型又重新有了新机。比如颗粒 剂(GR),在地下害虫防治方面可以实现长效化,这样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可以实现减工省工。

  新农药剂型现状及趋势浅析

  1 悬浮剂

  (1)中低含量是主旋律,复配悬浮剂数量持续增加

  农药制剂的品质不以含量高低比水平,而以施药的效果、性价比论成败。2000年前后国内公司一度热衷于开发高含量制剂,然而近10多年来,国内 企业先后转向中低含量的制剂产品的研发,以便留出更多空间协调产品性能及增效等,以使产品具有优秀的传送功能。这些尤其集中在SC等新剂型产品的开发上, 成为农药制剂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2)直接加工成悬浮剂的新农药品种增多

  受政策等的影响,乳油受到各种限制,转向悬浮剂开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农药品种选择和加工成悬浮剂的数量在增加,这在2015年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促使了悬浮剂成为农药制剂登记的首位。

  (3)低熔点、高水溶性原药开发悬浮剂有突破

  如20%呋虫胺、40%腈菌唑、35%二甲戊灵悬浮剂等,2015年都有企业开展登记,其技术已经得到突破,也代表了制剂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侧面反映农药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得到了提升,提供了保障,促进了产品的性能提高。

  (4)工艺精细化

  如同配方筛选需要精细化一样,悬浮剂生产工艺更加需要精细化,如投料工段、剪切砂磨工段、调制工段等都需要优化,国内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工艺升级 的必要性,在设备选型、工艺设计、性能控制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使得国内悬浮剂生产工艺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和提高,整体上悬浮剂的工业化已经逐步趋于成熟。

  2 水分散粒剂

  (1)新农药品种选择水分散粒剂的数量在增加

  同悬浮剂一样,受相关政策影响,乳油限制的同时转向水分散粒剂的数量也在增加,从2015年农药制剂登记情况看,水分散粒剂已经成为制剂登记的第3位,数量在不断增加,已经并将在较长时间内成为行业关注的主要剂型之一。

  (2)工艺多样化,升级进行时

  传统的挤压造粒(转盘造粒)工艺已经被众多企业掌握,在工业化中解决了造粒发热、加工连续化等诸多问题,能够加工的产品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产品性能得以提升。而流化床造粒、喷雾造粒等已经在行业得到了应用,使得产品有了差异化,其他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还在不断升级中。

  (3)干悬浮剂已经起步

  江苏、山东、河北等已有数家企业装备喷雾造粒塔,以20米左右喷雾塔为主,产品也逐渐丰富,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都实现了工业化,产品性能 得到大幅提升,尤其体现在崩解和悬浮性能上。相信现在已经上马的企业如果能够在短时间产生示范效益,喷雾造粒将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其配套助剂、配方 技术、实验室设备、工艺等需要尽快加以研究,并与之配套,这也是加快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4)“混合”工艺在行业开始尝试

  传统的挤压造粒、流化床造粒、喷雾造粒是众所周知的,离心喷雾与流化床造粒结合、离心喷雾与挤压造粒结合、湿法粉碎与挤压造粒结合、湿法粉碎与 流化床造粒结合在2015年行业中都有尝试。这必将促进水分散粒剂向着性能提升、工艺多样化等方向发展。未来或许还有更多“混合”工艺在农药制剂行业中得 到尝试,这也是行业创新促使进步和提升的重要方面。

  3 缓释及功能化制剂

  (1)微囊悬浮剂依然是缓释剂型的代表

  微囊悬浮剂代表着农药制剂的高技术,近些年在不断发展,2015年以30%噻唑磷CS、10%噻虫嗪CS等为代表的微囊悬浮剂得到登记,从技术角度而言,是微囊悬浮剂的重要突破。同时各种功能性的微囊悬浮剂也在陆续开发中,将促进以CS为代表的缓释剂型进一步发展。

  (2)微球、包结物等农药新缓释剂型不断涌现

  微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新剂型,甲氨基阿维维菌素苯甲酸盐聚乳酸微球、吡唑醚菌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等已经有报道。环糊精包结物缓释制剂,也有报道,并已有应用案例。控释包膜颗粒剂、吸附性缓释剂等也将会不断开发和逐渐应用。

  (3)悬浮种衣剂等功能性农药制剂持续增长

  悬浮种衣剂2015年登记数量122个,与2014年的70个相比,增加近1倍,成为申请登记的热门,也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未来几年包括悬浮种衣剂在内的种子处理剂还会呈现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零增长行动的实施,包括漂浮粒剂、撒滴剂、展膜油剂等省工省力化功能性制剂也将成为研究热点。

  4 配方增效化

  配方增效化已经成为开发重点,如悬浮剂SC转向悬乳剂SE,除草剂开发重点转向可分散油悬浮剂(OD),OD发展迅速,更注重其药效,随着配套助剂日渐成熟,OD在我国已经得到大力发展,已经成为登记和研发的主要剂型,尤其是除草剂,还是今后重点研究对象,也会出现更多应用效果突出、性能优异的产品。

相关阅读
使用过农药的农产品就是有毒的吗?农药高效安全科学施用技术详解
青海农资打假宣传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募资5.8亿建设草铵膦、麦草畏等项目——江苏中旗拟深交所上市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