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4-8 17:00:00 |
山药又名薯芋、山药蛋、山薯等,是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以地下块茎供食用。山药肉质柔滑,营养丰富,对老年人的一些疾病有治疗的效果。山药的经济效益高,发展山药种植是农户致富的途径之一。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山药的综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山药栽培技术 山药忌连作,连作易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和病害加重,一般以三年轮作一次为宜。山药产地通常采用每年隔行挖沟,可连种三年而不重沟,以此解决连作问题。 1.整地施肥。山药地要选择土质疏松、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通透性、保水性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地应冬耕,使土壤疏松。山药入土很深,栽植前应开挖深沟,沟距1米。沟宽20——30厘米,沟深1米以上。每公顷施有机肥75000千克以上,施在浅土层中,以供浅根性的山药水平根吸收利用。栽植沟宜冬挖春填,一面填土,一面混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整平后做成平畦。 2.繁殖方法。山药可采用种块茎切块繁殖和气生块茎繁殖。 (1)块茎切块繁殖 在收获时,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生长健壮、无病、隐芽完好的植株,从块茎与茎部连接处切下20——30厘米长的一段,晾干伤口,入窖贮藏,也可在春季播种前切下。长柱种块茎顶端有一潜伏芽,常用带潜伏芽的一段做种,称山药栽子,或芽嘴子。块茎其余部分也可切段做种,称山药段子。山药段子出芽较晚,应催芽先播。扁块种、圆筒种只有茎端能发芽,切块时应在茎端纵切。 此法播种,出苗早,发育快,植株生长势旺盛,但繁殖系数低,连续几年后,顶芽衰老,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因此,应及时用气生块茎繁殖换种。 (2)气生块茎繁育法:又叫零余子繁育法。华南地区生长期长,可用气生块茎播种,节约种块茎,当年可收到大块茎,产量较高。 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利用气生块茎繁殖,因生长期短,当年只能形成大量较短小的种栽子,供翌年种用。该法可获得大量种用块茎,繁殖容易,而且繁殖的后代生活力旺盛,年年选择可保持种性,但是植株生长较慢,需要两年才有大块茎收获,费时较长。 气生块茎繁育时应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持性的植株上采收的单个重在1克以上的无病虫伤害的零余了作种,气生块茎冬季砂藏越冬,翌春播种在地内。株行距3~10×10~20厘米,南方生长期长,植株较大,株行距可大些,北方则小些,播前先用小水灌沟,水渗下后把气生块茎顶芽朝上按入土中,覆土4~5厘米。出土后的管理同栽培淮山(山药),到霜降后挖出,可形成24~25厘米长的小块茎——种块茎。此种块茎翌年即作种用栽培于大田,代替退化的种块茎。 二、山药病虫害防治 ①炭疽病 山药炭疽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散布小黑点,后期部分病斑穿孔。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6~8月发病严重,植株常枯黄、落叶。 防治方法:冬季收获时,清除病株残叶,平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前可喷1∶1∶10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②褐斑病 山药褐斑病又叫“枯叶病”,是山药的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上产生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期病斑周缘变褐色微突出,中心部分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有时破裂穿孔。病斑数量多时可使整片叶变褐枯死。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附于被害部越冬,次年开春后形成孢子,随风雨传播。一般7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为害严重,在潮湿、多雨情况下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发病后立即剪除病叶,再喷65%代森锌,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③蛴螬 在山药块根生长期中,常咬块根,被害后块根生长不大,加工刮皮后变成黄褐色。煮不烂,味变苦,干燥后坚硬,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整地时每亩可用茶籽饼30千克撒施,生长期中如有蛴螬为害,可用90%精制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毒杀。 ④红蜘蛛 成螨常群集于叶背吮吸汁液,使叶片由绿变黄,最后脱落,造成植株早期萎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中科美铃1500~2000倍液喷杀,5天后再喷35%杀螨特1200倍液1次,即可杀卵又可杀成螨。 |
相关阅读 |
核桃冻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
莼菜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解决措施? |
花生白绢病的有效防治法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