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枯萎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5-10 17:43:00 |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蚕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种植蚕豆期间,蚕豆枯萎病也日趋严重,给蚕豆造成明显减产,重者甚至绝收。因此,了解蚕豆枯萎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显得非常重要。关于蚕豆枯萎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的详细内容如下: 一、症状与病源 苗期被害,先在须根尖端上变黑色,然后蔓延到主根上,造成根部皮层腐烂,主根也变成黑色。由于根部被害,引起茎部变黑,地上部的茎叶变黄萎焉,植株矮小,叶片枯焦,严重时,病株被害,根部皮层腐烂,须根消失,致使植株下部叶变黄,至上而下发展,有时病株萎焉,若剖开根、茎部,可见维管束变黑色。危害严重时,病株枯死。蚕豆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的尖镰孢菌侵染引起。 二、发生为害情况及规律 1.2003、2004年是我市蚕豆枯萎病发生最严重的年份,田块发病率分别达10.4%、8.5%,病株率均为5%一15%,重病田达55%以上,个别田块绝收。调查发现,病害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前作为西瓜地的田块,前作是水稻的田块只有零星发生,病情也较轻。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拟菌核在土壤和病残株上,或以菌丝潜藏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病菌生活力强,病残体分解后仍可在土壤中存话5年左右。该菌还可在种子上越冬,从病株上采收的种子带菌率3%~1 1%,成为远距离传播的菌源。在适宜条件下,菌核和菌丝都能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先在薄壁组织内生长,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随水分的输送,迅速扩展到植株顶部。以后田间病株上陆续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侵染最低温度为5—6℃左右,最适温度为24—28℃ 。 三、影响发生因素 1.种子因素:带菌种子没有消毒播种,当条件适宜时,就会发生流行。调查发现,2003、2004年部分农户由于没有进行种子消毒,发病严重。2005年采用35%精甲酸25克/100公斤进行拌种,病情较轻,病株率在5%以下。 2,土壤因素:带菌土壤未经消毒处理,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凡前作为西瓜地的,普通发病;土壤肥力也影响该病的发展,在瘠瘦的土壤内比在肥沃的土壤内,病害发生较为普遍而严重;土壤湿度对此病的发生也有较大的影响,资料显示,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发病重,土壤越干燥,病情发展越迅速。 3.生育期因素: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都可以发病,在我市苗期发病最为严重。 4.栽培管理因素:播种过早或过迟,管理差,排水不当,生长不正常,都容易引起发病。 四、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冶: 1.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一天采用50%多菌灵25克加水150~200毫升混匀后拌6公斤种子;或用35%精甲酸灵25克/1000公斤进行拌种。 2.根据当地的气候10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3.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不仅能减少病菌的积累,而且能调节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因此提倡与水田进行2年轮作。 4.力口强田间管理,注意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一定要开好田间排灌水沟,做到排灌通畅,灌水技术上做到速灌速排,切忌细水长流。施足基肥,适时追施化肥,一般每亩需施用复合肥25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3公斤左右,酸性土壤每亩加施100公斤石灰,用于改土;在幼苗期和结荚初期各喷1次喷施宝或钛微肥,促进植株稳健生长,提高抗病性。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销毁。 (二)药剂防冶:2004年11月16日,在鹤上镇路北村已发病的蚕豆田进行药剂防效试验。设置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喷清水5个处理;每个小区面积30平方米,随机排列,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天,2.5%适乐时悬浮剂、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好,防效分别达58%、57.8%;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速效性其次,防效达55,2%;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差,防效为42.2%。药后15天调查,2.5%适乐时悬浮剂防效为84.5%,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为73.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65%代森锰锌的防效分别为63%、52.8%。由此可见,2.5%适乐时悬浮剂是防治蚕豆枯萎病的首选农药;为了防止产生抗药性,可与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轮换使用。 |
相关阅读 |
龙眼种子育苗技术介绍 |
甘薯的冷床育苗法 |
花生蚜虫防治方法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