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冬瓜菌核病症状、特点及防治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5-19 10:48:00
    

  冬瓜菌核病是冬瓜容易感染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导致冬瓜品质和产量的下降。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冬瓜菌核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详情如下:

冬瓜菌核病症状、特点及防治

  1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和茎蔓。果实多在残花部发病,呈水浸状腐烂,后期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并集结成黑色菌核。茎蔓发病初期在近地面的茎部产生褪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并呈褐色,高湿条件下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毛状菌丝。病茎髓部腐烂中空,纵裂于枯。叶柄、叶、幼果发病初呈水浸状并迅速软腐,后长出大量白色菌丝,菌丝密集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2 病原菌

  病原菌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初白色,后表面变黑色鼠粪状,大小不等(1.1 6.5)微米×(1.1—3.5)微米,由菌丝体扭集在一起形成。干燥条件下,存活4~1i年,水田经1个月腐烂。5-20~C菌核吸水萌发,长出1~30个浅褐色盘状或扁平状子囊盘,系有性繁殖器官。子囊盘柄的长度与菌核的入土深度相适应,一般3~15毫米,有的可达6~7厘米,子囊盘柄伸出土面为乳白色或肤色小芽,逐渐展开呈杯状或盘状,成熟或衰老的子囊盘成暗红色或淡红褐色。子囊盘中产生很多子囊的侧丝,子囊盘成熟后子囊孢子呈烟雾状弹射,高达90厘米,子囊无色,棍棒状,内生8个无色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大小(10~l5)微米×(5~10)微米。一般不产生分生孢子。除侵染葫芦科外,还侵染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多种蔬菜。3—35℃菌丝能生长,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最适温度20℃,最高35℃,50cI=经5分钟致死。

冬瓜菌核病症状、特点及防治

  3 发病特点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传播蔓延。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花和衰老叶片侵入,病健株接触进行再侵染。该病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l5~20cI=利于病菌生长。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

  4 防治方法

  4.1 种子消毒: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洗掉菌核,再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菌核。

  4.2 栽培措施:最好实行水旱轮作,夏季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20厘米。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3l℃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

  4_3 药剂防治:定植前每667平方米用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500克配成药土耙入土中。棚室或露地出现子囊盘时,每667平方米用15%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1夜。每隔8~l0天左右再喷施1次。每667平方米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l千克。在盛花期喷药常用农药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异菌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8-9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相关阅读
大棚芦笋劣质笋常见种类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黑色马铃薯播种管理技术
如何调整棉花花铃期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