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亚麻顶萎病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6-12 17:38:00
    

  顶萎病(Ahernaria Tenuis Noes)是亚麻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种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一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亚麻幼苗感病后,植株生长缓慢或枯死,发病严重地块,常造成田间缺苗、断条,给亚麻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亚麻顶萎病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

  1 亚麻顶萎病症状

  亚麻顶萎病在亚麻全生育期均可为害,幼芽变黑腐败而死;幼苗叶上生 黑色小斑点或叶尖枯黄;茎的头部及附近叶片呈淡白色,后变褐色,顶端枯 萎下垂;幼茎靠地面处变褐变软,最后全株枯死;种子贮藏高湿时可发生变 黑腐败死亡。

  2 亚麻顶萎病病原菌

  亚麻顶萎病病原菌为Ahernaria Tenuis Naes,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交链孢菌属。

  分生孢子梗短,直立成丛状,近于不分枝。分生孢子棍棒形,墙壁状,具有纵横隔膜,顶端细长,链生或单生。

  3 亚麻顶萎病传播途径

  亚麻顶萎病病原菌腐生性很强,土壤中病原菌可存活4—5年,并能活跃 地生长繁殖。该病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是次年主要侵 染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迅速繁殖,借风雨、灌溉水等 在田间传播蔓延,重复侵染。还可以通过病株与健康株的根系在土壤中接触 来传播,因此密植田比稀植田感病严重,播种带菌种子和施用混有病残体的 堆肥、粪肥,则是病区逐渐加重的主要原因。

亚麻顶萎病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

  4 亚麻顶萎病发病条件

  4.1 品种抗病性的影响

  品种对亚麻顶萎病抗性有显著差别,但目前一般栽培品种很少是抗病的,品种抗病力低,是造成近年来亚麻顶萎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4.2 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条件与发病有密切关系,亚麻顶萎病发病最适宜温度25't2左右,10't2以下病害发展缓慢,在阴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顶萎病的发生和流行,在雨水多的年份,亚麻顶萎病发生就比较严重。

  4.3 耕作栽培的影响

  在亚麻重茬、迎茬地块,可使病原菌在土壤内不断积累,发病就较严重。深翻和精耕细作的麻田,麻株生长旺盛,抗病力强,发病就较轻。缺乏营养及营养失调也是促成亚麻感病的诱因,如磷肥对根系发育有良好的作用,钾肥能促进亚麻茎杆粗壮,在缺钾等养分的土壤内,亚麻顶萎病特别严重。过剩的氮素增加顶萎病感染率,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减轻病害,特别是钾肥不足的土壤,适当均衡施肥效果更好。

  5 亚麻顶萎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5.1 选育、利用抗病优良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亚麻顶萎病一种最经济又有效的方法。通过筛选抗 病资源,进行抗病育种,培育出高产、高抗病材料,是目前亚麻育种主要目 标之一。要在无病田中采种,无病地区应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带病种 子传播。

  5.2 合理轮作

  亚麻顶萎病病原菌腐生土壤中,多年种麻的连作地不仅土壤理化性状变 劣,对麻株生长发育不利,而且土壤中的病原菌日积月累,增加了土壤感染 度。因此,轮作、选茬十分必要,应采用五年以上轮作,严禁重茬、迎茬。东北麻区多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大豆等作物轮作,是防治亚麻顶萎 病的有效措施。

  5.3 加强栽培管理

  种植亚麻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强、排水良好,地势平 坦的黑土地、二洼地,深翻和精耕细作,合理密植,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清除田间杂草,及时防治虫害,培育壮苗,促进亚麻的生长,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亚麻残体,切忌在下年种亚麻地块沤麻,减少菌源。

  5.4 药剂防治

  根据病情和气候情况,在亚麻顶萎病病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喷药,可抑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喷洒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1 500倍液或 75%百菌清500—800倍液,第一次用药后,根据病情发展程度隔一周后再加喷一次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点击查看更多亚麻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油菜种蝇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怎样防治黑木耳青霉菌
冬春小麦田间管理方法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