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农药巨头新化合物的创制及新近上市的品种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6-18 8:56:00
    

  企业若要发展壮大,开拓市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近期,欧洲植保联盟共同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对全球新农药创制的研发费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报告显示,为确保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每个新农药产品投放市场前要经历11年的研发过程,总计需要花费2.86亿美元,仅2014年,整个植保行业就为新农药的创制共投入了26亿美元。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在农药产业链中表现为新药研发、农药制剂开发以及农技服务等节点可以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和收益,从农化巨头的高成长性也印证了此理论的价值。如今,在附加值的观念指导下,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我国农药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对于农药技术的创新研究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创制新化合物方面与跨国公司差距更大。因此农药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并且可以不断地开发潜在市场带来巨大的收益。以农化巨头先正达为例,据统计,2005~2014年先正达研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9.4%,研发总支出达110.00亿美元;2000~2022年,公司几乎每年上市一个新产品(指新有效成分),其新产品的年峰值销售额平均超4.00亿美元,其15个新的研发管道的有效成分未来将为公司带来63.00亿美元的年峰值销售额。2015~2022年,公司计划上市10个新产品,这些产品的年峰值销售总额为43.00亿美元(见表1、表2)。

农药巨头新化合物的创制及新近上市的品种

  拜耳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贡献大,近年来,拜耳始终推行削减老产品的计划,2000~2010年的11年间,公司剥离或停产了49个老产品,同时上市25个新有效成分,平均每年削减4.45个老产品,上市2.27个新有效成分,新产品对植保业务增长的贡献达到了70%以上,预计2017年新产品销售额将达到28亿欧元(见表3)。

农药巨头新化合物的创制及新近上市的品种

  跨国农药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数量至少不足以覆盖中国那么大的一个市场,因此给中国农药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从短期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农药企业可借助跨国农药企业的一臂之力,共同开发潜在的市场。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给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造福中国农业。

  对于新化合物的创新国内农药企业可以从产品开发的方式上去努力。一是共同合作研制新的农药化合物。新的有效成分一般都有15~20年的专利保护期,在产品专利过期之前,国内农药企业是无法申请登记的,但是,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国内农药企业可以通过与跨国农药企业合作,在跨国农药企业的授权下共同开发新的混剂,开拓其他潜在的市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二是对刚过专利期的化合物进行再创新研制。据统计,2013~2017年全球专利保护期到期的农药产品有31个产品,其中杀菌剂12个、除草剂11个、杀虫剂8个。从专利到期时间来看,2013年到期的产品有8个,2014年到期的产品有7个,2015年到期的产品有8个,2016年到期的产品有4个,2017年到期的有4个。另外,据Kleffmann公司的统计数据,2014年专利农药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为22%。在2020年之前,全球非专利农药每年将增长1%~2%。显然,全球专利农药的疆域在收缩,这主要由于农药创制的难度不断加大。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专利过期农药就倍受关注,2015~2020年,共有28个农药的化合物专利到期,其中包括12个杀菌剂、5个杀虫剂、10个除草剂和1个安全剂。在这些农药中,已有多个产品(如氟嘧菌酯、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螺虫乙酯和唑啉草酯等)出现市场缺口,市场活力彰显,价格也创阶段性新高。这些专利过期或即将专利过期的产品对国内农药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在过专利期的成分上进行二次创新和再研发,在制剂配方上进行改进,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很好,收益也不错。

相关阅读
苏丹翻开全球转基因棉花产量记录新一页
2014上半年休闲农业收入如何
农药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44家盈利2家亏损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