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究竟是不是肥料产业调整转型的主攻方向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6-20 9:32:00 |
过去20年,将基础肥料进行复合和二次加工,奠定了复混肥产业的崛起和繁荣,成为整个化肥产业中迄今为止最活跃的板块。但是,最近两三年,这一发展模式似乎遇到了挑战。农产品价格下滑,使得农民更加追求低价的肥料,而复混肥二次加工无疑会带来制造和物流成本的提高,如果这一增加的成本不能转移到下游,整个产业的发展便难以为继。 复混肥究竟是不是肥料产业调整转型的主攻方向?在产能过剩和全行业亟待转型的今天,这个问题变得日益迫切,因为这其实关系到化肥产业的战略全局,事关一个行业今后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兴衰浮沉。 肥料复合化率还要提高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介绍,产品的综合使用创造了复混肥行业,国际上,复混肥于20世纪70~90年代得到大力发展,中国则于90年代之后发展至今。数字表明,目前中国有生产许可证的复混肥企业3400余家,总产能在2亿吨,年产销量为5500万~6500万吨(开工率仅30%),消耗了氮肥的20%、磷肥与钾肥的60%。整体上,市场以二、三元复混肥并添加中微量元素为主,大约占整个肥料市场的30%~35%。施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肥料复合化首先得益于农业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政策。根据中国化肥信息中心陈丽提供的数字,2010~2014年,中国化肥农业年均施用量增长率依次是2.67%、0.73%、1.45%、3.88%、6.15%,在这当中,复合肥增速最快,钾肥次之,2014年化肥复合化率大约是35.3%。不难看到,这5年间,也恰恰是中国测土配方施肥快速推进的一个时期。根据“十三五”化肥产业规划,到2020年,化肥复合化率要求提高到50%。 基础肥料不再扩大生产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化肥贸易国,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中国化肥工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是,生命周期理论也告诉我们,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发展即将进入瓶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永峰认为,磷复肥行业成熟的主要特征包括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亏损企业增多、生产企业数量到达顶峰并逐步减少,与此同时淘汰并购重组的企业案例增多。 在一个产业迈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供应决定需求。简单地说,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便只能买什么。因而,伴随一个行业走向巅峰的同时,产品同质化会愈演愈烈,导致越来越突出的产需脱节问题。化肥行业事实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在基础肥料领域,以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为代表,全面步入过剩时代,效益一滑再滑。这其实也正是今天化肥行业变得日益艰难的根源。 显然,要走出过剩的沼泽地,基础肥料已经无法再进行扩大生产,剩下的创新领域便在于如何在复合化上做出更多的创新。“十三五”期间,化肥行业将严格准入,原则上不批新建,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能耗不达标的退出机制。在这方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刚刚发布的“十三五”磷复肥工业发展思路核心便是:P2O5总产能控制在2200万吨,淘汰P2O5产能300万吨,稳定存量、优化增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缓(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为水肥一体化配套的水溶性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新型肥料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布的氮肥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南同样指出,到2020年,氮肥总量略有下降,产能控制在6000万吨,其中新增产能8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850万吨。 最大的问题是农肥脱节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曾在多个场合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过去化肥行业的问题是,企业生产什么,农民就只能买什么;今后应该是农民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陈丽同样认为,要跳出行业成熟期的陷阱,进入二次创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期,就要进行供给侧改造,让消费引导生产。 毫无疑问,在农业需求走向多样化的今天,基础肥料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已经愈发明显,过剩成为必然。基础肥料比例过大,新型专用肥料比例小的问题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突出。事实上,肥料复合化本质上就是为了应对消费侧的需求,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物技结合的方式,满足农业上提出的节肥、节工、节水、生态、高效、优质等多方面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引导生产。 由于产品和技术创新上的滞后,缺乏高效的新型复合肥料和科学的施肥方式,目前中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有35%,而发达国家在60%;磷肥当季利用率24%,低于发达国家10%。 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让肥料创新与农业需求的联系更加紧密,加快肥农结合,以农业需要为出发点,在品种需求、施肥方式、种植方式、灌溉方式等方面配合农业需要;结合土壤质量变化,提供能够改良土壤的肥料品种或土壤改良剂。概而言之,肥料多种功能的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技术服务,这将是未来化肥行业创新的主战场,挑战固然大,但是发展的空间同样巨大。 复合什么?怎么复合? 磷复肥“十三五”发展思路对此的表述是:顺应农业发展需要, 制定符合农业需要的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的肥料生产和农化服务计划; 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力度,不断提升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传统营销模式向“制造+一揽子服务”、“良肥+良法”的转型,推进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李光介绍了磷复肥产品调整的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均与肥料复合化的大方向密切相关。他表示,未来要根据减物理量但不减功效的思路开发功能性肥料,一是要走有机-无机-微生物肥一体化的方向,改善土壤环境、契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有机无机和微生物联合应用已成趋势;二是扩大生产混配肥,开发低品位矿源利用技术,降低能源与矿源的消耗;三是根据主粮和经济作物全生长过程开发提供全程解决方案的系列专用肥;三是大力发展水溶肥、缓释肥,响应国家和农业对用肥精细化的要求。 李光认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大体上围绕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和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展开,肥料复合化、功能化和施用便利化配合了现代农业的进步,因而定位了复混肥行业的发展方向。 |
相关阅读 |
多名业内人士专业解析:后疫情时代,化肥市场如何走向? |
玉门启建生态复合肥项目-8.5日 |
“阅兵蓝”或助推三聚氰胺出现逆转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