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淮麦30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8-5 14:52:00
    

  淮麦30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郑麦9023 / 淮86175 (黔丰1号/78-4101//石81-424) 采用轮回选择法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2年该品种在江苏淮北及沿淮麦区多点生产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是适合于在淮北麦区晚播及沿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淮麦30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产量表现

  2007~2009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509.4kg/667m2,较对照偃展4110增产3.71%,2008~2009年分别较对照偃展4110、淮麦20增产6.4%、3.1%。2009~201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13.8kg/667m2,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8.6%,较对照淮麦20增产4.5%。洪泽县自2009年引进试验该品种,参加了由洪泽县农业委员会组织的小麦新品种评比试验,2009~2011连续两个年度,平均产量539.3kg/667m2,位居参加试验的9个小麦新品种之首,比对照西农9718增产5.6%,比郑麦9023增产8.7%;2011~2013年连续两年在全县各乡镇布点示范种植,经多点测产,两年平均产量达473.6 Kg/667m2; 2013年度全县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hm2,平均产量达494.8Kg/667m2,其突出的综合性状表现,必将取代现有主体品种郑麦9023,成为该县的主推小麦品种。

  二、特征特性

  淮麦30属弱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宽直立,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数较多。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熟相好。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强。纺锤穗型,穗中等大小,结实性一般。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饱满度较好,千粒重高。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17.7天,较对照偃展4110略早;株高81.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40.5万穗,每穗29.1粒,千粒重48.3克。接种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中抗穗发芽,耐渍性强,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好,适应范围广。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07~2009年度两年平均结果:容重822g/l,粗蛋白含量12.9%,角质率超过90%,湿面筋含量24.4%,沉降值52.4ml,吸水率63.6%,稳定时间3.4min,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标准,特别是面筋强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制粉附加值。

淮麦30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三、机条播高产调优栽培技术

  1.选择药剂拌种,秸秆旋耕还田 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2~3d,增加种子的通透性,提高种子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预防小麦散黑穗病、纹枯病等病害,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ml,加300ml水拌种或包衣20-25kg小麦种子;预防小麦全蚀病,选用12.5%硅噻菌胺20~30ml加水0.5~0.75kg,拌麦种10kg左右,拌种后堆闷6~12小时,晾干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选用50%辛硫磷20ml,兑水2kg,拌麦种15kg,拌后堆闷3-5小时播种。用带有切碎均抛装置的收割机收割水稻,留茬高度?Q15cm,水稻秸秆直接粉碎抛撒在田间,采用85马力以上拖拉机用反旋灭茬机旋耕还田作业,耕作深度≥12 cm,覆盖率≥80%,要做到秸秆与土壤充分融合,达到耕层深、软、细、平,上虚下实的标准,精细整地可促进小麦齐苗、壮苗,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2.适期适量机播种,培育壮苗越冬 (1)适期播种。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晚秋热量资源,培育冬前壮苗,形成健壮的大分蘖和发达的根系,制造和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抗逆力,为提高成穗数、培育壮秆大穗奠定基础。淮麦30为弱春性早熟品种,最佳适宜播期在10月25日~11月5日;大面积粳稻茬或直播稻茬口总体偏晚,播种季节偏紧,双秋工作要突出“抢”字,力争适期播种。(2)适量播种。因该品种是中穗大粒型品种,分蘖力较强,但千粒重较高,因考虑到洪泽县种植区属于粘壤土,土壤持水量较高,通透性稍差,与沙壤土同量播种则不易全苗,播种量需较中粒型品种加量5Kg/667m2,适当增加基本苗,90%发芽率的种子,适宜播种量不超过14~15Kg/667m2,亩适宜基本苗需控制在18万~20万。(3)适墒播种。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5%~80%。播前墒情不足,要提早于前茬造墒或播后及时窨灌齐苗水,保证一次全苗。多雨湿度大的年份,在水稻收获前10天左右及时开沟排除田间积水,尽可能为适墒播种创造条件。(4)机械条(匀)播。采用机条播或机械均匀摆播与撒播,可以有效控制播种量,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出苗均匀度,解决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播种粗放、播种量偏大、均匀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墒情适宜的,可采用2BG―6A型等免耕条播机,一次作业完成灭茬、浅旋、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适期早播的高产田块,还应采用扩行条播,改常规每幅6行改为5行;同时,根据土壤墒情调节好播种深度,墒情适宜时控制在2~3厘米,土壤偏旱时调节为3~5厘米。对于土壤含水量较高、机条播作业时易出现堵塞排种管、缺苗断垄的田块,宜采用机械均匀撒播。可对免耕条播机进行简易改进,即:拆除免耕条播机的部分或全部旋切刀,拆除播种开沟(槽)器和排种管,在播种箱下方增加一倾斜的前置式挡板,种子经挡板均匀摆播于地表,先播种后灭茬浅旋盖籽,改条播为均匀撒播,实现免(少)耕机械均匀撒播。开好田间一套沟,确保三沟(畦沟、腰沟、田头沟)配套,沟沟相通,防止旱涝灾害。

  3.精确定量施肥,优质高产栽培 根据小麦目标产量和植株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元素量及土壤的营养元素供应量,计算所施的肥料类型和数量。同时结合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气候状况进行施肥调节。肥料的施用与灌溉相结合,以改善根系生长量和活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根据近几年对淮麦30的试验、示范和高产优质栽培的实践,该品种耐肥抗倒,适宜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每667m2 500Kg以上的产量,需纯N18~20Kg、P2O5 10~12Kg 、K2O10~12Kg,基肥:一般亩施45%复合肥35~40Kg,尿素7~8Kg。壮分蘖肥:于越冬期施用,亩施尿素4~5Kg,促平衡。拔节孕穗肥:在倒3叶期(叶龄余数2.5~2.8),即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高峰苗下降、叶色褪淡时施用,亩施45%复合肥25~30Kg,尿素7~8Kg。依据该品种各时期需肥特性及氮易吸收、磷易固定、钾易移动的特点,精确定量施肥,按照“施足底肥,杜绝冬腊肥,控制返青肥,重施拔节孕穗肥”的原则,将总纯氮量的45%作基肥、40%作拔节肥、10%作孕穗肥、5%作调节肥,氮肥后移,更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该品种小麦成熟期籽粒硬质化,减少或杜绝花粒麦的产生,提高小麦籽粒的商品性。

  4.针对不同草害,适期开展化除

  4.1 冬前化学除草 土壤封闭处理,可用先润加苯磺隆或单用异丙隆进行封闭处理;)苗后茎叶处理,在杂草2~4叶期可选用骠马、大能、世玛等防治禾本科杂草。冬前杂草基本齐苗后(小麦要在4~5叶期),可选用使甲合剂或金植加苯磺隆防治阔叶杂草。

  4.2 春后化学除草 参照冬前使用除草药剂,化除要在日平均气温5℃以上时进行,要抓住冷尾暖头,避免强寒流来临前,以防冷冻害。

  5.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治虫害 病虫害防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用粉锈宁有效成分10g/667m2于麦苗拔节孕穗期兑水适量喷雾,预防白粉病、条锈病;用60%70g/667m2多?酮可湿性粉剂预防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遇多雨年份需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同时注意纹枯病的防治;加强对麦穗蚜、粘虫、麦蜘蛛等害虫的测报工作,达到防治指标,立即用药防治;及时清沟理墒,实现沟系配套,确保田间水系通畅,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控制病、渍害的发生。

  5.1小麦返青拔节期 早播、偏施氮肥、长势较好的麦田要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可在3月上中旬可用井冈霉素等防治;7~10d后,视病情再进行第二次用药。红蜘蛛严重发生田块要注意用快冲等防治。

  5.2小麦抽穗扬花期 主要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灰飞虱等,首次施药时间应掌握在小麦扬花株率达5~10%时进行。始花一块防治一块,实行早扬花早防治,迟扬花迟防治。在第一次用药后隔5~7d还需再用药一次,确保防治效果。可选用多?酮、氰烯菌酯、戊唑?多菌灵等+烯啶虫胺、吡蚜酮等+叶面肥兑水喷雾。

  6.及时进行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小麦适期收获,对产量、品质、收获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小麦生长后期天气状况良好、植株正常生长成熟的情况下,粒重以蜡熟末期至完熟期为最高。如不及时收获,产量和品质都要下降。在正常情况下,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是收获适期。由于淮麦30千粒重较一般品种高10g左右,收获后需及时晾晒,晒后水分测定值需较国标规定值低一个百分点以上,确保入库安全性,有利于保证该品种面粉加工品质。

相关阅读
玉米去雄时间,玉米去雄方法
这个药将全面取代甲托、代森锰锌,能治100多种顽固性病害!
预防甘薯时斑病常用的措施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