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聚焦小麦赤霉病防治,扼紧“舌尖上的安全阀”!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3-3 10:26:00
    

    3月1日,“2017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培训会”在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火热召开。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周明国教授、马忠华教授、康振生教授、丁克坚教授四大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北、山东、陕西全国7省的(省市县各级)植保站人员和经销商(代表)汇聚一堂,以问题为导向,凝聚智慧和共识,通过交流碰撞、资源共享、协作攻关,以期从根本上破解这一世界性小麦病害难题,提出切实可操作的中国方案,这场高规格的盛宴,也为2017全国小麦赤霉病如何防控打下良好的开局基础。

聚焦小麦赤霉病防治,扼紧“舌尖上的安全阀”!

    龙抬头,春耕启,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年之际在于春,“2017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培训会”选在3月春耕大幕开启的关键节点里召开可谓颇具匠心和深意。踏春起航,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领域殿堂级专家坐镇,为2017年乃至未来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治大计打响第一枪,拨开云雾,清朗方向,对保障国家粮食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小麦赤霉病严重威胁粮食食品安全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的种植面积约3.5亿亩左右,国家粮食食品安全的核心。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世界性流行性病害,是小麦穗期“三病三虫”中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已然成为影响我国小麦高产稳产的首要病害症结所在。此次培训会上,四大专家从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条件及发展趋势、再到目前防治手段的弊病及综合防治手段都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剖析。

    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介绍,赤霉病的可怕之处在于不仅造成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重病田可绝收,还严重影响麦粒品质,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降低,淀粉与蛋白质含量降低,出粉率降低,湿面筋含量减少,我国规定小麦赤霉病病粒不得超过4%,麦粒中DON含量超过1mg/kg不能食用。同时,人在摄入了受赤霉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损害造血系统而导致死亡,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

    所以,抓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是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的重要内容,更是关乎舌尖安全和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及品质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国各省市要深刻认识赤霉病发生危害的严峻形势,站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和扎实做好每年的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聚焦小麦赤霉病防治,扼紧“舌尖上的安全阀”!

    赤霉病防控形势严峻

    发展趋势北扩西移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病害呈现逐年加重的恶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也成为横亘在农业相关部门面前最难解的病害课题。

    浙江大学马忠华教授表示,全国小麦赤霉病呈加重发生、北扩西移趋势非常明显,开始由江苏、安徽、湖北、浙江、河南、转向山东、河北、陕西、新疆等区域,并产生逐年加重的迹象。其中,2016年在长江中下游发生程度重于大流行的2012年;在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接近2012年;黄淮北部及华北轻于2012年。见病时间早,病情差异大成为新一轮的区域特点。安徽沿江和沿淮分别于3月26和4月17日始见赤霉病病穗,比常年早5-7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赤霉病出现显症高峰。发展趋势的转移变化之快,范围之广,给防治工作的开展再添挑战。

    抗病品种匮乏 田间管理粗放

    震惊于小麦赤霉病危害大和发展趋势快之余,也引发其发生原因的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指出,抗病品种匮乏,田间管理粗放、防治药剂单一是近年来赤霉病流行发生的三大主要因素。具体表现是我国种植的小麦品种90%以上对赤霉病感病,抗病品种少。仅扬麦、宁麦、苏麦 3 号、望水白、延岗坊等少数品种抗病。郑麦 9023、济麦22、矮抗158、周麦18、周麦22、小偃22等主要品种高感。其次,盲目的秸秆还田,玉米小麦轮作,免耕造成田间存在大量的病原菌。另外,一味的追求产量,种植密度大,田间密闭等耕作制度粗放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病害的流行成灾。

    药剂单一 防治手段弊病多

    小麦赤霉病号称是小麦的“癌症”,但可防可控。但在当前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依然是减轻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关键。据了解,目前我国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制剂产品共计211个,涉及活性成分21种,其中,又以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和福美双这四种成分的单剂及复配制剂最多,占全部登记数量的86.26%。产品依然集中在苯并咪唑类及三唑类,尤以多菌灵的登记数量最多。作为我国防治小麦赤霉病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化学药剂,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始,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产品在小麦赤霉病防治应用上已有40多年的历史,长时间单一或重复使用多菌灵,已导致赤霉病菌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同时多菌灵会诱导毒素产生,抗性严重,国外已禁止多菌灵的使用。然而抗性产生的残酷现实,让本就稀缺单一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前景堪忧。

    对症下药 创新绿色防控是方向

    因为病源的发生变化不可控,任何一种现象级的病害防控都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技术套路或者连根拔起的特效药或者方法策略,针对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粮食安全难题,如何防治,怎么根治,还要从育种、田间管理、药剂三方下大工夫逐一攻坚。科学防治,创新绿色防控是方向。

    要想根治小麦赤霉病,抓好育种端至关重要,其次便是田间管理,第三就是药剂。康振生教授建议,结合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传统策略,策略一就是选用抗赤霉病性优异而丰产性差的亲本( 如苏麦3号、望水白等) 与丰产亲本配组,后代侧重赤霉病抗性兼顾丰产性选择。策略二选用综合性状及丰产性好且赤霉病轻的亲本间配组,后代注重丰产和抗病( 抗赤霉病) 抗逆等综合性状的田间选择。已育成了一批中抗赤霉病的大面积丰产品种,如扬麦4 号、扬麦5 号、扬麦158 、扬麦14、扬麦17、宁麦9 号、宁麦16 等,以达到从种子端口扼住赤霉病的发生因素。

    在田间管理环节,康教授表示重点就是做好正确处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建议留茬的高度一定要在10公分以下,还田深度要达到10-15公分,要把切碎的秸秆还到10公分以下的土层内方能很好的解决秸秆还田的带来的负面效应,降低病菌初侵染源。

    因此,寻求和开发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迫在眉睫,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一环。目前, 市面上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制剂等几种化合物对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其中,氰烯菌酯药效是多菌灵的4倍,可有效降低毒素、并且经过与三唑类化合物进行复配后还可在延缓抗性产生的同时增加杀菌谱,例如,农心的“实粒”——20%氰烯菌酯?已唑醇就是目前市场上最突出的代表产品新势力,氰烯菌酯和己唑醇两种化合物复配,避免了单剂使用易产生抗性的风险,同时扩大了杀菌谱,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以上策略,都清晰的彰显出,未来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向是要跳出传统单一的防治方法,发掘新的抗病种质材料,培育高抗病新品种、加快药剂更新换代、研发长持效期的药剂、解决好秸秆还田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应用潜力、研究新型耕作制度下的病害发生规律、加强病害预测预报研究、构建品种+化防+生态调控相结合的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是未来攻克小麦赤霉病症结的风向标。

相关阅读
中国与欧盟就农业合作签署协议
权威专家解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
西非化肥市场需求启动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