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本轮尿素上涨行情自5月中旬开始至今,已持续两周。大部分地区涨幅在80~100元/吨的水平。不同于以往的炒作涨价,此番工厂提价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热门利好进行追捧,反而更像是静待利好持续“发酵”,最终形成由市场到工厂,自下而上的涨价模式。随着农业刚需轮动,配合工业肥采购,经销商虽对高价谨慎,但也默认了追高,大部分以随进随出的方式操作。
与4月下旬的尿素涨价相同的支撑来自工厂集中检修,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位。不同之处则在于各地农业用肥相继启动、市场过低的尿素库存促使经销商妥协高价,厂家待发量紧张,大多持有数多万的订单发运排期。要说本轮涨价能持续至今的“窍门”应该和工厂心态有关,拒绝一味“炒作”,想必是吸取了上一轮涨跌行情的教训。据业内反馈,由于尿素企业限产保价以及计划检修,当前行业开工率再度回到了54%左右,基本与4月下旬的情况持平。可以说,明显的一轮复产与检修的交替令行业开工率继续维持低位,也给尿素市场带来了心态支撑。恰逢此时,国内多地农业市场启动,社会库存偏低,刚需刺激下游厂商妥协采购高价尿素。
业内人士对尿素出口的态度已发生明显转变,从往年“有期可求”到今年上半年“有期难求”再到此时的“无期不求”。足可看出尿素出口无论从直接获利面还是对国内尿素市场的支撑面都已难言利好。事实上,往年每轮印度招标几乎都能引发国内市场的围观,其通常每次80~100万吨的成交量,中国尿素货源必占半数或更多。尿素淡季出口逐渐成为常态,且能作为内销定价的标杆,显然是有期可求;而随着国际尿素市场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出口国入市,诸如来自伊朗、中东等地的尿素货源,中国尿素出口地位被动摇。从2016年至2017年4月间,我国尿素出口便面临竞价和减量。同样是国际尿素采购招标,中国货源妥协低价已不在少数,也有一些贸易商放弃操作,实为有期难求;无期不求说的就是现阶段,由于饱受前两番印度招标出局至“辱”,业内对于印度5月17日发布的标购显然没有太多兴趣。毕竟国际175~180美元/吨的尿素主流离岸价与我国可接受的尿素出口价差距甚远。即使7月10日的船期有可能重叠后期内销跌价行情,也没能引发业内关注显然,国内厂商根本不认为尿素内销价会在7月10日前跌破1400元/吨,就更不要说接受以离岸价180美元/吨推算的1190元/吨集港价了。那么前期尿素港存回流的风险是否要往事重提?考虑到刚存现货尿素成本以及大颗粒品种比例过半的现实问题,存在操作难度,暂时不必费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