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国产化进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7-15 9:47:00 |
如今的草甘膦是国产农药的当家品种之一。目前在国内的用量居除草剂之首,约4万吨/年(原药)。2016年,草甘膦出口47.7万吨(金额9.9亿美元)占全国农药出口总量的35%(金额18%),全球草甘膦用量60%以上出自中国。在众多国产除草剂产品队伍中,草甘膦是当之无愧的身高2.26米的巨人和主力。 但是,襁褓时期的草甘膦曾经三易其名,经历曲折,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得从70年代说起。 1971年,孟山都公司向媒体公开草甘膦(glyphosate)的研发信息,1974年产品开始上市。同年,因边境过火严重威胁我国林区和草原建设,国家下达“边境和林区防火道灭生化学除草技术研究”课题,由农业部生物研究(715)所承担。课题组从文献中看到,草甘膦杀草谱宽,灭生性强,且杀草活性高,符合课题的需要,但我所无合成条件。为此,向沈阳化工院探寻求援。该院当时的生测室负责人(我的学长)回答说:我们注意到了这个品种,只是它的灭生性太强,与我们‘保粮棉油作物’的任务有距离,是否上马内部有争论,暂时无法提供试验样品。 1975年元月上旬,课题组与青海化工研究所开始接触。这个单位1957年反右后,接纳了不少内地带帽的有造诣的化工技术人员,是藏龙卧虎之地。听我们介绍火情和课题需要后,参加座谈的人员活跃起来,主持人韩主任庄重地说:715所的国家防火课题,是对我们“一扫光”合成研究立项的最大支持,事关反修政治任务,我们要与715所加强协作,争取早日攻关成功。此间,一位叫王宏昌的老先生拿出一份油印资料,“一扫光(英文名glyphosate)的合成路线”,这行字使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正是防火课题渴望得到的东西!韩主任要求尽快搞出小样,赶上今年试验。这些话语顿时让人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正是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草甘膦在国内第一个小名“一扫光”。3个多月后,青海化工所的10多升“一扫光”小样如期到达我所,包括钠盐,铵盐,乙丙胺盐和原(药)酸等不同剂型。1个多月后,这批样品即在勃利林区和满洲里草原试验现场表现出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1975—1977的3年间,青海化工所总共提供了500多升的制剂样品,沈阳院的小样也相继到达。715课题组在2个基地,对样品的杀草谱,持效性,吸收传导,不同制剂效果对比,混配比例,助剂选择,最佳施药期,不同喷雾容量,以及处理后杂草群落演变等,做了详细系统的试验观察。筛选出的以草甘膦为主的配方,在第1年清除掉多年生杂草之后,第2年只剩一年生杂草生长,用药量大幅度降低,药费在机耕成本之下,试验小组对配方的竞争力充满了信心。 1977年夏末,课题组在满洲里和勃利两地,适时地召开了全国性的试验现场考察评价会,邀请国内防火和林业、化工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到会指导,青海所和沈阳院的代表是现场会的主宾。在用筛选出的草甘膦配方开设的几百米长的防火线上,杂草和灌木清除的干干净净。代表们还参观了配方在铁路和油库的灭草试验现场。“一扫光”(草甘膦)配方的试验现场,相刚满月的婴儿首次公开露面,向与会代表展示出它的不凡性能,看到了它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 1977年初冬,青海化工所和江南化工厂联合邀请715所、沈阳院等化工单位,在镇江商讨中试鉴定事宜。会上,王宏昌先生提议将“一扫光”更名为“镇草宁”,寓意为镇江与西宁的两地的单位合作研发产品之意,这是草甘膦的第二个小名。会议顺利进行,代表们对“镇草宁”充满了美好的幢景。 但在几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发生了一场惨烈的事故:由于投料过多过猛,反应过于激烈,高压釜发生强烈爆炸,两位技术人员当场毙命,车间的房顶被冲破。事故和随之而来的化工部对此的全国通报,使青海化工所的“镇草宁”合成课题组不复存在,高压法合成“镇草宁”路线,被沈化院常压合成路线完全取代,‘镇草宁’这个名字也就此消失。 往事絮怀。 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我深知,是国家防火项目催生并加速了草甘膦在我国问世的步子,紧盯孟山都,第2年即有国产小样出来。是项目的良好的药效试验现场,让国内同行们首次见到草甘膦这个襁褓中的婴儿,一露面就表现不凡,赢得了行家们的钟爱,从而突破了只搞“粮棉油除草剂产品”的思维藩篱,使草甘膦在那个困难年代能够顺利度过脆弱的“婴儿期”。 如果没有国家防火项目,草甘膦的国产化进程将会被推迟,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我更知道,1975—1977年间,如果没有青海化工所及时和慷慨的样品支持,国家防火课题将会遇到极大困难,上述的试验,以及示范现场的计划将无法实施,草甘膦的后续发展不知要拖延多久。 我难忘当年这些化工界的朋友们,在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像打仗一样,付出了血的和生命的代价。40多年后,尽管两位逝者的名字早已消失在荒湮万草间,但他们用生命警示后人不再走弯路的事迹,仍深藏在我的记忆里。在草甘膦成长为国产农药一个标志性产品的过程中,承载着我国农药研发队伍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我们无法忘记这些早期作出过贡献的战友。 沈阳化工院及有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为草甘膦常压法合成路线付出近20年的辛劳,使工艺水平逐步臻于完善,为草甘膦赢得了今日的辉煌。 |
相关阅读 |
农药记录片刷屏行业,2019迎来新风口! |
美国茉莉酮的残留限量要求豁免 |
敌敌畏原药产量分析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