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措施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9-1 17:39:00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多发性病害,在玉米的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病。而且,感染该病之后能够导致玉米减产,甚至出现绝收。本文为大家总结了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农户们种植玉米有所帮助。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措施

    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病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初期会在幼嫩叶片上出现症状,有不规则、浅绿或暗绿色的条点或斑块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整个叶片会呈斑驳花叶状,慢慢顺着叶脉会有狭窄条纹出现,一般在新叶上表现明显,由于叶绿素减少,整个叶色会变得发黄,叶片组织会变硬,非常脆,一折即断。也有的叶片会从叶尖、叶边缘开始,有紫红色条纹出现,最后干枯而死掉。发病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症状,早期感病矮化会比较重,后期则相对较轻甚至不矮化,但早期染病会导致玉米幼苗发生根茎腐烂而出现死苗情况。多数情况下,发病的植株雄穗都不发达,分枝较少,果穗变小,籽粒少而秕瘦,有秃尖现象,甚至有的根本就不结实。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特点

    玉米矮花叶病是由病毒而引起的,自然条件下,由蚜虫传播,除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谷子、糜子一些杂草等都可以成为寄主。毒源主要来自于种子和一些越冬杂草,蚜虫吸食叶片汁液而传播,种子也有传毒作用。如果品种抗病力差、毒源广泛、蚜虫数量大、幼苗长势弱等条件下都会加重矮花叶病的发病。开春后,越冬蚜虫复苏或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后,在新长出的带毒杂草嫩叶上取食而使蚜虫获毒。有翅蚜迁飞将病毒传播到春玉米及杂草上,以后在春、夏玉米上辗转为害,造成病害流行。夏玉米收获后,蚜虫又回到杂草上产卵或以若虫越冬。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播期、品种、土壤等因素有关。6~7月份是蚜虫迁飞高峰期,蚜量大,引起病害流行,这个期间如果天气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但却有利于蚜虫繁殖、迁飞,病毒病发生重。另外春玉米晚播,夏玉米早播,玉米幼苗期正值麦收前、后蚜虫迁移高峰期,都会扩大侵染而导致发病严重。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措施

    玉米矮花叶病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对于玉米的生长、产量、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好的品种不仅在产量方面具有生产优势,而且在抗病方面也有很强的能力,所以对于玉米矮花叶病的防治,选择抗病品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方式、自然条件、气候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产量高、抗病力强、抗倒伏、品质优的品种,这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育种工作要积极组织抗病新杂交种的开发,淘汰感病品种,使更优秀的抗病品种应用到生产实践。

    2、调整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对于此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在很多地区都采用套种的方式,如麦田套种玉米,有的地区播期偏早套种玉米,有的地区播期偏晚,基本上春玉米和套种早的玉米会发生较严重的发病情况,而套种晚的玉米则相对较少发病,夏直播玉米最不容易发病。一般春玉米播种时最好采取地膜覆盖,这样玉米能早出苗,早出苗的玉米尽快长高,避开蚜虫迁飞期,减少病毒的传染可能,同时具有驱蚜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地膜对于地温的增加有很大好处,利于玉米的根系发育,使玉米生育期提高,加速生长,起到壮苗的作用,相对于露地栽培,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3、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对于玉米植株的长势有很大影响,加强田间管理能起到壮苗的效果,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方面要施足底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在整地翻耕时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提高地力,保证苗期的营养充足,增强苗势。另外在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根据需肥特点科学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及微肥,以满足玉米的生长所需,在追肥时要注意方法和用量,不要过度施用氮肥,避免植株徒长。适度中耕,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保水保墒,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要及时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合理使用除草剂,减弱杂草长势,避免与玉米植株进行水分、养分、阳光的争夺,为玉米植株的生长创造最佳条件。

    4、及早拔除病株及杂株

    玉米矮花叶病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般种子上如果染有病毒,而且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时,都会导致带毒苗的出现,这些带毒病株一旦叶子展开就会出现病状,所以最好要在2叶1心期就要把这样的病苗拔除。等植株长到3~4叶1心期时,要对整个地块进行细致排查,把一些带毒苗和感染苗彻底清除掉,减少田间的传染源头。清除病株、杂株及杂草能清除掉一些传染源头,但并不能根本杜绝此病的发生,还需要其他的防治措施。

    5、药剂防治

    由于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在防治时如果不分清病种,针对用药,而盲目采用一些杀菌制剂往往达不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反而增加生产成本,造成严重的浪费。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克毒药剂。实践中常用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进行喷洒防治。在防治时还要注意用药时间,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效果最好,每隔一周喷药一次。另外在喷施药液时,最好在药液中加入一些微肥或叶面肥,这样对于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有益处,能有效增加叶绿素含量,尽快使植株的叶片复绿,用药要抓住有利时机,一旦发现有感病植株便立即用药,加强水肥管理,对于稳产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另外要针对蚜虫进行防治,通过灭蚜减少病毒的传播,可用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氧化乐果1200~1500倍液于麦蚜迁移盛期喷雾1~2次,可杀死蚜虫介体,减轻危害,若与麦田防治蚜虫结合,效果更佳。

相关阅读
杀菌剂施用七大注意事项
棉种的选购要点
干旱地区谷子种植技术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