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火爆的全国植保会背后,是农资行业转型过渡期的深度焦虑感!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11-25 10:17:00
    

    从全国植保会回到家,终于可以静下来,用心来写一篇文章了,一点点个人感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收获。

火爆的全国植保会背后,是农资行业转型过渡期的深度焦虑感!

    现在不像前几年那样会非常单纯专注地去发掘植保会有什么新亮点,更多的时间是赶场子,约见面,而后匆忙的去逛逛主展馆,看看植保会到底有什么不同,尽量避免遗憾。朋友说我也不发声了,说实在话,我自身已经很难去发掘亮点了。一来很多亮点无非是老生常谈;二来是匆忙又浮躁;三来所谓亮点也需要静下来思考一下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所幸,匆匆的一逛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拿来探讨,勿见笑。这里主要说几点感受:一是植保会火爆的背后是行业转型过渡期的深度焦虑感;二是服务商和生态圈将主导农业未来;三是我眼中被“吹捧”着的特种肥料、植保飞防、环保与涨价、农资电商、作物解决方案等。

    (一)火爆源自转型期的深度焦虑感

    “人真多!”是几乎90%的参会上对今年南昌植保会最直观的感受,抛开组织管理因素,15万人参加的植保会,人多就已经意味着会议的火爆与成功。

    “什么时候会议论坛火爆,都是转型过渡期,有焦虑感。”这句源自刘春雄老师的话解释了为什么在南昌这个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全国植保会能够如此火爆。因为整个行业不仅是处在一个转型过渡期,还处在一个深度的焦虑期。

    我们发现,行业的会议论坛一场接一场,甚至内容雷同,但是还是很多人愿意去参会,参会是为了去寻找一种答案,但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答案,但去了就是一种希望,或许能够释放自己内心的那种焦虑和迷茫。

    为什么说是转型过渡期的深度焦虑感?

    我们来看看那些曾经或正在被“吹捧”起来的热点和亮点:农资电商、特种肥、植保飞防、作物解决方案、环保与涨价。

    第一,特种肥料。

    特种肥料其渠道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特肥成为植保会的生力军,虽然与植保二字多少不兼容,但大家也非常乐意接受。特肥成为这两年企业和渠道商最关注的热点品类,也唯有特肥是全行业渠道商的真正关注点,电商、飞防还只是小范围群体。但实质上,大多数表面光鲜的特肥企业和经销商日子并不好过,市场需求很强但难上量,难过的日子让庞大的特肥群体感到了一些焦虑。

    焦虑有四:第一,农业种植需要特肥,但是销售不上量,成本偏高但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户在低迷的价格、种植成本与高品质认知之间矛盾着;第二,特肥太火,厂家和品类都太多,农药企业进军特肥,传统大肥企业进军特肥,大量的外企特肥公司涌入市场,有的经销商手握十几个厂家的产品,都是好产品,却卖的不理想,有的经销商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因为特种肥料产品带着高科技的元素,听起来似乎每一家企业的产品都很神奇,所以终端农户也不知道怎么选择,他们只能听信于经销商或服务商,这就是这两年经销商(服务商)品牌越来越大于企业或产品品牌的原因,未来的特肥市场也必将是专业的特肥服务商来主导;第三,各种各样的特肥,品类太多了,在土壤营养过剩时期,究竟该如何配套使用特种肥料?别忘了化肥零增长计划,别让一波特种肥料冲击波反倒去增加了种植成本,让土壤更加过剩,一个大经销商平台董事长说:再怎么炒作,氮、磷、钾是主食,而一些特种肥或什么元素只是调料或配菜,土壤营养健康,特肥不能喧宾夺主;第四,特种肥料市场因为热,所以混乱,而真正想用心做市场的人既需要花精力去培育市场,又需要与那些鱼目混珠的特肥公司斗,实在是焦虑。

    特肥市场经过了这几年的市场,明年应该会迎来一个增量期吧,希望的是企业真正带着怜悯之心和情怀与责任去做市场,因为我们不能活得没有良心和灵魂;寄托的是区域服务商去真正发挥自己的力量,去成为特种肥料市场的主导;祈祷的是,这个本来并不容易的市场,别变得更乱,行业需要自律,投机赚钱的人请退出。

    第二,农资互联网。

    前几年风口上肥胖的猪几乎是偃旗息鼓,即便是到了更冷静与合理的发展期,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更别说大风浪,留下的只是教训、阵痛还有那并不张扬的焦虑感,没有眼前的豁然开朗,大家依旧没有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只能低调前行。

    此次全国植保会,作为农资电商行业老大哥的农一网换了部分领导班子,成绩依然令人瞩目,但对我个人来说似乎还缺点什么惊喜,而田田圈已经成功褪去了农资电商的印记,回归经营的本质,大家一直内心期待的农医生没有再能给我带来惊喜,似乎只有利好政策和大丰收、新农宝、农管家、农丁掌柜、小农人等新生力量,让我们还对农资互联网的未来怀有更多渴望。还有整个植保会入口处的万人不问缘由地疯狂扫二维码,似乎能加深人们对于二维码改革的认知,加深对互联网的认知。

    但是大家并没有找到路子,发展方向在内部不断做调整,比如在9月份时,笔者采访农丁掌柜的杨娜杨总,那时她信心满满,计划农丁掌柜在全国的零售商和农户上展开,而现在她意识到农户对互联网有概念但无认知,于是做调整,专注重点区域样板市场和重点作物,帮助终端零售店或渠道平台做增量。

    农资互联网发展的障碍在于终端农户对电商的认知太过单一,无非是低价方便,他们脑海中有电商概念,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电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其次企业没有谁敢真正去革自己的命,真正的拳头产品没人愿意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每年3-7月份都有一波优秀的企业做“禁止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声明,这是农资电商平台的最大痛点。所以原有的农资互联网平台更多的是“赋能”,通过互联网的工具让管理和经营更高效,以管理和效率来促增量,而不是简单的平台交易功能,农资户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已经无法用线上的流量和销量来体现了,甚至根本无法体现,“赋能”是农资互联网平台的新价值。

    说实在话,关注农资电商的人带着焦虑和希望而来,但今年的植保会并没有给笔者带来惊喜。之前笔者也曾就农资电商的话题做过文章,想探水行业,但讨论的人不多,似乎在宣告着“农资电商”的失败,但农资互联网的星星之火还在在燃烧,毕竟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

    第三,植保飞防。

    终于说到了这两年来我一直关注的热点,进了飞防这个圈子既让我感觉幸运,又让我感到纠结甚至迷茫,幸运的是遇到一帮带着情怀的人在做这个新事物,农业种植迫切需要的新事物,纠结的是大家都很难盈利,并且在肯定飞防有未来的同时怀疑飞防的未来。用极飞科技彭斌的话来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事,但不知道有没有未来,而现在我们正在看见未来。

    爆发的飞防市场与难以盈利的业态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走在坎坷的夜里去守望黎明的曙光。2018年的植保飞防市场会怎样?长期耕耘却未盈利的植保飞防商该如何调整?无人机工具会进步到什么程度?航空植保的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何时能够出台?笔者把更多想说的话写在了《飞防特刊》,在植保会上,《飞防特刊》并得到了行业专家和植保部门领导以及读者的认可,这源自行业朋友的支持和信任,借此感谢。

    在今年的植保会上,笔者确实看到了植保飞防的发展,无人机厂家的品牌正在凸显,不像前两年那样,各种各样的杂牌厂家都有,一部分没有核心技术的植保无人机厂家已经知难而退了。大疆、极飞、全丰、汉和、高科、天翔、天途……等在引领着行业,在工具的革新和核心技术壁垒下,国内300多家的植保无人机厂商将会有一轮大洗牌,有行业人预测未来全国植保无人机品牌厂家不超过15家。

    未来,植保无人机工具如何围绕施药技术做产品的调整和性能提升,做到效果为王,效果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之路。效率和稳定性似乎是第一轮植保飞防的比拼主要要素;而效果和植保飞防施药技术将会成为下一轮市场比拼的绝对核心要素。

    此外,笔者在会上有一个感觉,就是农化外企巨头(陶氏杜邦、拜耳、先正达)对植保飞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了,反倒是国内早前关注飞防的部分药剂企业,似乎在经过一两年的“发力”后,有点知难而退了。不知道是真实的,还是我的错觉?大家可以讨论。

    我想,抱着发展的眼光看待飞防,明年的植保飞防,路依然艰难,但路会越走越宽,更值得我们期待。

    第四,环保与涨价。

    面对环保与涨价潮,企业与渠道商应该站在一条船上看问题。

    不只是全国植保会,各地的植保会、上海的原药会等等,环保与涨价都是热点。每年环保都会催动一波涨价潮,然后再回落,而今年,政府动了真格,要打赢蓝天保卫战,一整年农化企业都在面临环保压力,一整年涨价都是热点,以至于说涨价是农药行业唯一的热点。面对涨价潮,大家焦虑着,该不该冬储?明年价格会不会回落?

    涨价似乎让原药企业吃了一顿饺子,“扬眉吐气”,但制剂企业和经销商难受了,终端农产品价格的低迷,需求不旺,制剂企业和经销商涨也不是,不涨也不是。实质上,面对涨价潮,我觉得企业和经销商应该共同来面对这尴尬的处境,我真的不喜欢,环保风暴一来,企业就赶紧催着自己的客户订货,搞得客户不知所措,要知道产品只有到了终端到了田间地头才算是完成了销售,并不是经销商恐慌之下把货储存在仓库里。企业与经销商本来就是利益共同体,何苦以涨价相逼,各有各的难处,要站在同一条船上看问题。看长期利益,别只顾短期利益失去长期信任。

    总之,头脑理性一点,去分析当下,预测未来后再做决定,比什么都好。

    第五,作物解决方案。

    作物解决方案在前年很火,但今年植保会上,笔者还是有点小遗憾和失望的。作物解决方案的概念没有被强化,相反淡了。在笔者看来农业综合服务商、植保综合服务商、作物种植的解决法案也一定是大势所趋,把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整合,寻找最合适的作物解决方案,只是近两年,厂家和经销商在作物解决方案的路子上走的太急,走的太偏,走的太利益化了!

    不过可喜的是“聚焦作物”、“作物大王”等概念变相地取代了“作物解决方案”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来作物解决方案的主体更多提的是企业,而现在“聚焦作物、作物大王”的主体更多时候是指经销商和服务商,这就对了。能够把作物解决方案做好的一定是渠道平台和服务商,希望作物解决方案在以服务商的主导下不再是概念性的套餐营销,而是真正的方案落地。

    (二)服务商和生态圈将主导农业未来

    在全国植保会上,越来越感觉到服务商和生态圈将主导农业未来!

    今年初,在《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时,笔者专访了从事农药管理工作的马光明博士,他说了一句话:是时候了,中国必须建立起农资销售与农业服务的主渠道。

    笔者把这句话当做了对农资行业未来的希冀,中国农业种植要想标准化、规范化、低成本化,必须改变农资销售与服务一盘散沙的局面。广西田园李卫国董事长也说过,只有集成化的农业服务商才能缩减农业种植的环节,更多的人用来真正去服务农业,而不是在做农资销售的工作,就像一部功能集成化的手机解决了“相机+电脑+电话+游戏机”等问题,降低了生活的应用成本,而集成化的农业服务商才能真正降低中国农业种植的成本。

    不管是磷复肥会议还是植保会,这个趋势已经凸显。很多企业把公司名字改成什么什么服务商,与其说他们在做概念营销倒不如说是对未来农业服务业态的一种预判,一种转型服务商的轮廓已然清晰。

    更有如金丰公社、农飞客、农博士、蜻蜓农服、标普农业、农田管家……等专业化农服平台的出现,他们在整合产品、互联网、植保服务、药械、水肥、劳动力等,对,这些平台在做的事情就是农业服务的集成,未来想要搞好农业种植,你不需要东奔西跑,找集成化的农服平台就好,而厂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产品做到极致,让农服平台去选择你。

    当然,这个过渡期还很长,但是我相信会实现,因为这是未来!

    此外,在植保会期间,各种生态圈成立,大家都在变得开放,或者放低姿态,开放合作,将优势的资源融合一起来打造行业的生态圈,相互之间推动发展。如陶氏杜邦第一次合并亮相后,就倡导精准农业生态圈,将陶氏杜邦、大疆、极飞、全丰、农飞客、标普等优势资源整合,领航农业精准化、共建行业生态圈;还有市场上领先的几家特肥企业和渠道大平台联合成立的中国特肥诚信联盟,也是为了净化特种肥料行业,促进行业更健康的发展。当然,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联盟成立,目的都是为了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无论是服务商还是生态圈,都是在讲究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改变农业服务的散乱形态,促进新业态的形成,在这个开放竞争的时代,合作合力合并和集成服务将会是未来农业服务的新业态,这种新业态在未来几年将会更加凸显。

相关阅读
2015全国农资打假治理视频会将于28日召开
鲅鱼圈口岸化肥进口再创新高
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各省任务清单下发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