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温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12-6 17:46:00
    

    温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对黄瓜危害严重的病害,发病率达30%左右,严重影响到温棚黄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农户们必须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本文归纳了以农业防治为主的温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综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温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

    1、症状

    黄瓜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病菌除侵染叶片外还可侵染茎、叶柄、卷须、果实等。幼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近圆形和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呈凹陷,到后期叶片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的褪绿斑点,逐渐扩大后受到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果实受害初期,病部呈水浸状斑并略凹陷,后期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菌脓,呈水珠状。果实多处受害时,其表面布满水珠状菌脓,果实软腐并有异味,病菌慢慢侵入种子使种子带菌。

    2、病原

    病原属于假单孢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具有1~5根鞭毛,在培养基上形成荚膜并有萤光性。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4~36℃,适温24~28℃,致死温度48~50℃/10 min。耐酸碱度范围为pH值5~8,最适pH值6.7。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粘附在种子外表越冬,并能在种子上存活2a以上,病种子带病率为2%~3%,也能随病株残余在土壤中越冬。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4~29℃,温度在10~39℃之间均可发病,湿度最适为70%以上,棚中高湿高温均有利于发病,所以棚内结露时间长,发病就重。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因浇水或被雨水溅至茎、叶上引起初次侵染。接近地面的叶片和果实最容易发病,初次侵染部位逐渐产生大量菌脓。叶片和果实等发病后,再遇高温高湿天气时,病斑上溢出菌脓,通过雨水传播,引起再次侵染。除这些自然因素外,昆虫、农用工具、操作人员衣物及人为活动也可传播病菌,从空气、水孔伤口侵入。细菌侵入初期存留在细胞间隙中,以后逐步侵入到细胞内和维管束中。侵入果实中的细菌,可沿导管进入种子,在种子萌发时侵害子叶,引起幼苗发病。

温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

    4、防治方法

    4.1农业防治

    4.1.1选无病瓜种。可选津杂系列、津研2号、津春1号、津研4号、中农11号和13号、新泰密刺等对角斑病具有较强抗性的适合温室及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4.1.2用无病土育苗。在育苗中,采用从无栽培蔬菜史的大田作物农田中提取土样,并混合少许草木灰,通过充分混合、碾细、日光曝晒等环节后,制成育苗土用于育苗。

    4.1.3实行轮作。严禁连作,实行2a以上非同类作物的轮作,最好与大田作物实行轮作。

    4.1.4避免人为传播。在生长期中绑蔓、摘心和采收等农事操作环节中应选择在晴天上午9时以后进行,并要开棚降温降湿,尽量避免人为传播。在后期拉秧后要及时清除病叶、病蔓进行深翻或焚烧。

    4.1.5改善灌溉方式。采用滴灌或地膜覆盖暗灌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湿度,减少棚内结露时间。更换棚膜时采用无滴膜,也可以减少结露,减轻发病。在无滴灌条件的大棚中,提倡早上灌水,到中午以后,一定要开棚降温降湿,同时尽量避免农事操作。

    4.2化学防治

    4.2.1种子消毒和处理。瓜种可在70℃恒温箱中干热灭菌72h,或者在50℃温水中浸种20min,捞出晾干后播种。还可以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min,或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60~90min,用药液浸种后要用清水洗净然后进行催芽播种。

    4.2.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d,连续喷药3~4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1 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芬异18(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150~200mg/kg新植霉素、77%丰护安可湿性粉剂2.25~3.0kg/hm2等。另外,如果黄瓜细菌角斑病与霜霉病混合发生,或二种病害确实无法区别,可采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丰护安500倍液喷雾兼治。施药间隔5~7d,喷洒次数视病情发展而定。

相关阅读
生姜施肥方法有哪些?该施什么肥料?什么时间施肥?
甜菜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上海青黑腐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防控方法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