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为什么值得重做一遍?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12-22 9:57:00 |
未来 10 年内,农资行业的服务规模将是现在的数倍,农资的边界将扩展广义的农业,农资服务商将是农业的主角。 农业行业,在行业属性上将与现在完全不同。 农资行业,值得重做一遍。 重做一遍,要彻底理解三个关键词:现代小农、增值农业、农事服务。 1、现代小农 农业部一位副部长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 2050 年前,中国农民的基本经营规模。 2016 年底,规模在 50 亩以下的农户 2.6 亿户,占农户总数的 97% ,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82% ,户均耕地面积 5 亩。 2020 年,经营规模在 50 亩以下的小农户仍将有 2.2 亿户左右,经营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80% 。 2030 年,经营规模在 50 亩以下仍有 1.7 亿户,耕地面积比重约为 70% 。 2050 年,经营规模在 50 亩以下农户仍将有 1 亿户左右,经营的耕地面积比重约为 50% 。 经营规模在 50 亩以下的是小农,而 2050 年之前,中国仍然是小农占主体,这是必须面对的基本现实。 2、小农的变迁 原始小农→自然小农→商品小农→现代小农——小农的变迁,遵循上述规律。 目前是自然小农与商品小农的混合体,正走向现代小农。但仍然需要时间。 大田作物或许会走向规模化农业,但经济作物将以 “现代小农” 为主。 十九大报告报告中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这句话至关重要:小农户,也要实现现代农业。 现代小农,我理解就是这个意思。 现代小农,现代在何处?这是个大问题,我将另文阐述。 从中央的论述看,“现代小农” 这个命题已经成立。 3、增值农业 丰产农业时代结束了,增值农业时代开始了。 过去农民增收,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粮食增产;二是粮价提升;三是种植面积的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十二连增于 2016 年结束,三项主要农业指标均减少。 2016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61623.9 万吨(12324.8亿斤),比 2015 年减少 520.1 万吨(104.0亿斤),减少 0.8% 。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113028.2 千公顷(169542.3万亩),比上年减少 314.7 千公顷(472.1万亩),减少 0.3% 。 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公顷 5452.1 公斤(363.5公斤/亩),每公顷比 2015 年减产 30.7 公斤(2.0公斤/亩),减少 0.6% 。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粮食存在 “三高” 现象。2016 年总产量 1.23 万亿斤,进口量 0.222 万亿斤,占总产量 18% ;2015 年库存量高(玉米)0.5 万亿斤,超过总产量 0.452 万亿斤。 增产不现实,粮食提价也不现实。小麦、大米、玉米三大谷物,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 30% 到 50% 。 农民增收只有一条路:增值农业! 4、价值增长的空间 2014 年,快消品(食品、饮料、酒水)行业(产量)开始下滑,比如方便面从 2013 年的最高 462 亿包,下滑到 2016 年的 385 亿包。 2015 年,农牧行业(产能)开始下滑,目前已经连续下滑两年。 2016 年,农业产量开始下降。 这是巧合,还是有内在的逻辑?我认为其中有行业关键性。 当粮食行业的下游行业开始从数量增长转向价值增长时,粮食供给也必须走这条路,否则,就不能支持其它行业的价值增长。 增值农业的空间,恰恰就在于它的下游产业有了增值的空间。 5、增值农业有市场? 增值农业,能否被社会消化? 农业的客户,大致有五个领域:一是居民消费;二是食品加工;三是餐饮行业;四是现代零售;五是饲料加工。 上述五个领域,对高端农业都有强烈的需求。 居民消费。以五常大米为例,销售情况这么好,说明市场潜力大。 食品加工。以高端方便面为例,快速增长,如统一公司的汤达人。 现代零售,比如生鲜电商,对优质产品需求旺盛。 农业的下游能增值,农业才能增值。农业能增值,才能为下游增值提供保障。 6、农事服务 现代小农,这是一个矛盾体,有两重性。 小农,意味着耕地规模小。 规模小,意味着独立对接上下游产业的能力差,意味着需要依赖于某些服务主体。 现代,意味着不再是自我雇佣,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是参与农业的社会化大分工。 因为是小农,所以不能形成闭环的经营体。 因为其现代性,所以能够与农业服务体对接。 现代小农,基本特点就是对外部农事服务的依赖。过去,我们可能过多地考虑了农技服务。 有人在江苏、安徽、湖南、河南和四川五省调查,离开农村或者主要在居住地以外就业的人口也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 47% ,农业劳动的主力军是 36-65 岁的农村常住人口。 农民会继续迁移,但会减缓。农村会继续老龄化,但会突然下降。 未来农业有三个主体。承包主体是户籍农民;经营主体是户籍农民和流转农民;生产主体是农事服务商。 生产主体是农事服务商,意味着:干活的可能不是农民,农民可能不干活。 美国就是如此。美国农场主只占人口的 1.8% ,直接或间接服务农业的人口占 17% 。 7、农业的模块 农业服务有五大模块。 农业服务 = 农资 + 农事服务 + 农技服务(PCA)+ 农业衍生服务 + 品牌农业 农资 = 种子、农药、化肥; 品牌农业 = 收购、加工、对接商业、B2B 等; 农事服务 = 播种、施肥、收割、打药、田间管理等; 农技服务 = 测土、处方、监测等; 农业衍生服务 = 金融等。 因为是现代小农,所以上述五大模块,起决定作用的是品牌农业。品牌农业就是增值农业。 谁能让小农增值,小农就把服务交给谁。这可能是与美国不同之处,因为美国是大农场主,有独立经营能力。 所以,美国的农业服务体系是专业服务,中国的服务体系可能是以增值农业主导的集成服务。 8、农业服务体系 围绕现代小农,会形成新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服务体系,大致包括服务商、平台商和综合整合者。 品牌农业、农事服务、农技服务,都是服务商。 平台商,是互联网出现后的特殊农业形态,甚至在美国也没有。 农业平台商,应该是依赖互联网形成的共享平台。因为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农业机械、农业服务人员、农产品的使用效率并不高,通过共享平台,能够形成农业大平台。 现在的农资厂家,未来要么专注产品,要么专注成本,要么成为农业综合整合者。 9、两大预言 我认为,5 年内,农业服务收入将超过农资销售收入;10 年内,农业服务收入是农资销售收入的两倍。 农业服务商品牌,未来将会屏蔽农资生产商品牌。中国迎来服务商主导农业的时代。 农业服务收入超过农资收入,意味着农资在农业成本(不含土地成本)的比例不超过一半;农业服务收入是农资销售收入的两倍,意味着农资在农业成本中比例低于三分之一。 行业重做一遍,基于三方面:新场景,新边界,新认知。 城市中产阶级的发展,给农业提供了增值的机会。 农资行业原来是个小行业,因为现在缺乏对小农的服务主体,农资人正在跨越农资的边界,正入农业服务的主体。边界扩大了。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对农业服务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比如平台化是西方农业所没有的。 新机会,新边界,新认知。农资行业正在重做。 |
相关阅读 |
晚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如何确保完成?农业农村部答记者问…… |
嘉宾呼吁立法保护耕地质量,解决土壤污染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