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来源:网络    2018-2-1 16:54:00
    

    瓜绢螟主要寄主为冬瓜、黄瓜、苦瓜、丝瓜,受害虫抗药性增强及葫芦科蔬菜大面积栽培等因素的影响,瓜绢螟危害日趋严重,给菜农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瓜绢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农户们参考。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mm,翅展25mm,头、胸黑色,腹部白色。前翅白色略透明,有紫色闪光;翅的前缘、后缘及外缘均为黑色,形成一圈黑色宽带包围整个翅面。卵椭圆形,稍扁平,淡黄色,表面有龟甲状网纹。老熟幼虫体长23~26mm,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体背有两条明显的白色纵带,气门黑色。蛹长约14mm,深褐色,外被白色薄茧。

    2、危害特点

    瓜绢螟初孵幼虫常危害嫩梢、嫩叶,咬食叶肉,被害部呈灰白色斑块。3龄后幼虫吐丝将叶缀合,潜藏于其中危害,使叶片出现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仅留叶脉。幼虫还可咬食花柄及果蒂,造成落花、落果。在植株生长后期,幼虫常啃食瓜皮,并蛀入瓜条内危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3、生活习性

    1年发生5代,4月中旬至10月中旬,灯下可断续见到成虫,世代重叠明显。成虫白天潜伏在寄主叶丛中或其它隐蔽处,受惊后作近距离飞行;夜间活动,趋光性弱。雌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于叶背,散产或数粒在一起,每雌螟可产300~400粒卵。幼虫性活泼,受惊即吐丝下垂,也可借丝的摆动转移危害。老熟幼虫在被害卷叶内化蛹,以老熟幼虫或蛹寄生于枯卷叶及表土中越冬。

    4、发生规律

    4.1虫态历期

    卵期5~7天,幼虫历期9~16天、共4龄,蛹期6~9天,成虫寿命6~14天。

    4.2 危害高峰

    江西南昌第1、2代发生较轻,8月份为第3代,发生数量增多,全年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下旬。

    4.3 发生条件

    4.3.1食物因素。南昌地区葫芦科蔬菜复种指数高、品种多,尤其是大面积成片种植,为瓜绢螟发生危害提供了丰富的食源,种群数量明显上升,成为夏秋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4.3.2害虫抗药性。部分菜农用药不当,随意增加施药次数与用药剂量,导致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天敌数量大量减少,成为种群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4.3.3气象因素。瓜绢螟是一种喜高温的害虫,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5~30℃。如遇秋季高温,瓜绢螟危害加重。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5、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清洁田园。瓜果采完后,及时清除枯枝败叶,可消灭藏匿于其中的幼虫和蛹,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危害。有裂缝或者枯朽的架材要及时更新,以减少越冬场所。

    5.1.2翻耕土壤。及时翻耕土壤,并适当灌水,消灭在表土内越冬的幼虫和蛹,降低羽化率。

    5.1.3摘除卷叶。瓜绢螟具有3龄以后幼虫吐丝卷叶、老熟幼虫在枯叶中化蛹的习性,可采取人工摘除有虫卷叶、被害及基部老黄叶,并集中处理,降低田间幼虫和蛹的发生数量,减轻危害。

    5.2 物理防治

    5.2.1高温闷棚。方法是先将春茬种瓜菜、在盛夏季节空闲的保护地深翻,覆盖地膜后灌水,再将大棚密闭。通过采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地表下10cm处最高地温可达70℃,经过 7~10天的热处理,可起到明显的杀虫灭卵效果。此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容易被菜农接受。

    5.2.2提倡使用防虫网。在做好高温闷棚、消灭棚内害虫的基础上,将棚室顶部、四周及门窗通风处用防虫网覆盖好,能有效防止瓜绢螟成虫飞入棚内产卵,从源头上预防其发生危害。

    5.3生物防治

    5.3.1利用生物天敌。加强田间调查,当瓜绢螟卵寄生率达60%时,可避免使用杀虫剂。也可采取人工释放螟黄赤眼蜂的方法进行防治。

    5.3.2施用生物药剂。在盛孵期施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1.6万单位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等生物药剂。在阴天全天或晴天傍晚施药,对瓜绢螟防治很有效。

    5.4 化学防治

    5.4.1掌握最佳施药时期。瓜绢螟3龄后幼虫藏匿于卷叶内危害,给防治增加难度。防治最佳时期为幼虫缀叶前,即盛孵至2龄幼虫期。

    5.4.2科学施用对路农药。由于瓜类蔬菜是边开花边采收,必须遵循先采收后施药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确保食用安全。可选用52.25%毒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交替用药。

相关阅读
猕猴桃果锈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解决猕猴桃果锈
购买玉米种子“五不可”与“三注意”!
向日葵产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农户们该如何应对?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