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柚疮痂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18-2-22 14:23:00 |
马家柚疮痂病是近年来果园常常出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马家柚的生长,使其果实畸形味酸、品质变劣,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总结了马家柚疮痂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农户们防治该病有所帮助。 1、马家柚疮痂病的病原 马家柚疮痂病(Sphaceloma fawcetti Jenk),病原为半知菌门真菌。分生孢子盘散生或聚生。分生孢子梗从子座密集生出,圆筒形,无色或灰色,具1~2个隔膜,大小为(12~22)?滋m×(3~4)?滋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两端常各有1个油球,大小为(5~10)?滋m×(2~5)?滋m。 2、发生规律 疮痂病菌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第2年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且为阴雨多湿天气时,越冬病斑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雨水和昆虫传播到幼嫩组织上,萌发后侵入。当气温在16~23℃时,此病即可流行。果实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感病。新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此病主要危害温州蜜柑、早桔、本地早、南丰蜜桔、福桔、蕉柑、柠檬和柚子。危害部位叶片、新梢和果实。温度和湿度对疮痂病的发生流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0~28℃。在广丰等柚区,疮痂病对幼果的为害最重,春梢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份间有很大差异。温度偏低是限制春梢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 3、危害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新梢、幼叶、幼果及花萼、花瓣。叶片受害,先出现油渍状小黄点,后扩大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多数病斑向叶背突起呈漏斗状,叶面凹陷,叶片扭曲变形。空气潮湿时,在病斑表面长出粉红色的分生孢子盘。花器受害后,花瓣很快脱落。果实受害时,果上发病症状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出现,开始为褐色小点,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木栓化突起,许多病斑连接起来就像一张地图。幼果严重时多脱落,不脱落的也果形小、皮厚,味酸甚至畸形,品质变劣。 4、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4.1.1注意清园。根据该病害以菌丝在病梢上越冬的特点,要加强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集中深埋,消灭病原。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基数。 4.1.2加强苗木检疫,杜绝病菌进入新区。 4.1.3加强栽培管理,培养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2 化学防治 在春梢长到2cm左右,气温15℃以上,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可用咪鲜胺锰盐1500倍液或80%新万生600~800倍液均匀喷雾,隔10~15天1次,轮换使用,连喷2~3次。 成年挂果树在开花前5~7天喷1次科博2500倍液,开花后(谢花70%以上)再喷1次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以后视温度及空气湿度而定。 |
相关阅读 |
葡萄掉粒是什么原因,葡萄掉粒怎么办 |
施用生物菌肥,可防治花生黑壳病 |
红树莓的田间管理措施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