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来源:网络    2018-4-18 15:10:00
    

    双斑萤叶甲是危害玉米田的一种害虫,成虫能飞善跳,具有突发性、群聚性,较强的迁飞习性和趋嫩危害的习性。一般地块每株虫口密度达到8头以上,严重植株50头以上,特别是地边灰藜、苍耳等杂草多的田块偏重发生。以下内容为大家总结了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形态特征

    双斑萤叶甲成虫长卵圆形,棕褐色,具有光泽。体长3.6~4.8毫米。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每个鞘翅基部具有一个淡黄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6~8毫米,白色至黄白色,11节,头和臀板褐色前胸和背板浅褐色,有三对胸足,体表有成对排列的不明显的毛瘤。

    2、危害特点

    2.1 该虫以成虫群集危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成虫取食叶肉,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严重影响光和作用,8月份咬食玉米雌穗花丝,影响授粉。也可取食灌浆期的籽粒,引起穗腐。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2.2 该虫的成虫刚迁入农田时呈现点片危害,达到危害高峰即向外扩散,迁入相邻的农田危害。

    2.3 该虫对光、温度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时,该虫在农田活动旺盛,飞翔能力强,取食叶片量大,早晨至晚间光线弱温度低时飞翔能力差,活动能力差,常躲在叶片背面栖息。

    3、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散产卵在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一直生活在土中,食害禾本科作物或杂草的根;经过30-40天在土中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虫在地边杂草上生活,然后迁入玉米田。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增多,7月中下旬进入成虫盛发期,此后一直持续危害到9月份。此虫能飞善跳,白天在玉米叶片和穗部活动,受惊吓后迅速跳跃或起飞,飞行距离3-5米甚至更远,成虫飞翔能力强,有群集性。

    该虫的发生期早晚与温度有关,5月份平均温度的高低决定着它的发生期的早晚,温度高则发生期早;温度低则发生期晚。干旱年份发生重。高温干旱对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极为有利,降水量少则发生重;降水量多则发生轻,暴雨对其发生极为不利。在粘土地上发生早、危害重,在壤土地、沙土地发生明显较轻。田间、地头杂草多的地块重。

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特别是稗草,减少该虫的越冬寄主植物,降低越冬基数;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点片发生的地块于早晚人工捕捉,降低基数;对该虫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及时补水、补肥,促进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

    4.2 生物防治

    在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小麦、苜蓿)以草养害,以害养益,引益入田,以益控害。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该虫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蜘蛛等。

    4.3 化学防治

    该虫成虫具有一定短距离迁飞的习性,相邻的农田同时发生时,其中一块地进行防治而其他地不防治,则过几天防治过的地又呈点片发生,加大防治难度,危害程度更重,所以防治该虫一定要统防统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

    百株虫口达到50头时进行防治。选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的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还可选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5%氟虫腈或25%噻虫嗪进行防治。隔7天再防一次。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或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乐斯本)防治。进入双斑莹叶甲盛发期,玉米已经2米多高,可采用先进的高杆作物喷秆喷雾机作业,效果较好。重点喷在雌穗周围,喷药时间在下午4点之后、早晨9时之前。严禁在中午高温时间作业,以防人体中毒。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人工背喷雾器喷药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玉米高,田内闷热,不建议人工喷药,各乡镇要组织采用高杆机统一作业。

相关阅读
怎样预防香蕉日灼病
苹果幼树是否需要打光杆?打光杆好还是不打好?
豆角基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原因、预防及农药防治措施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