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28家新三板肥企营收30.17亿元,增长了13.17%
来源:农财网农化宝典    2018-5-7 10:14:00
    

    近日,新三板肥料企业陆续发布2017年经营业绩。自2013年1月16日在北京正式揭牌至今,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三板成为了不少新型肥料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战场。记者对28家新三板肥企进行梳理,它们的营收总额从26.66亿元增长到30.17亿元,增长了13.17%;净利润却从6051.12万元降低到4910.16万元,减少了18.86%。

    尽管总利润减少,但仍有一些企业表现不俗。沃达农科的营业收入增幅最大,增长了133.64%;洱海环保的净利润增幅最大,增长了422.22%;喷施宝凭借对有机水溶肥的专业经营,维持了70.64%的行业最高毛利率。

28家新三板肥企营收30.17亿元,增长了13.17%

    新型肥料飙高毛利率

    但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在经济含义中,毛利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与传统肥料不同,新型肥料往往具有较高的毛利率,28家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为30.11%,远高于传统肥料企业。但是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型肥料的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例如,经过1年时间,喷施宝的毛利率已从77.23%降低为70.64%;合缘生物的毛利率从55.33%降低为42.99%。泰谷生物的毛利率从55.89%降低为40.31%。

    目前新型肥料品种过多,行业标准不健全,虚假宣传现象频发,再加上其价格较高,农户接受程度低等,所以新型肥料整体上面临推广不畅的现状。在2017年,28家新三板肥企中有13家亏损,比上年增加1家。 15家肥企的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6家净利润由正转负。整体来看,28家肥企的净利润总额从6051.12万元降低到4910.16万元,减少了18.86%。由此可见,新型肥料企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背后的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

    6家企业营收增长30%以上

    如何实现的?

    在营业收入方面, 28家肥企营收总额从26.66亿元增长到30.17亿元,增长了13.17%。仅有7家企业出现下滑,新型肥料整体销量增加。其中沃达农科、沃土生物等6家企业依靠销售力度和范围的拓展,均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

    沃达农科:积极拓展疆内区域市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并推出青柠檬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增加 10865 吨,其中水溶肥增加 8790 吨,占营收的78.49%;复合微生物肥增加1816吨,占营收的21.21%。

    沃土生物:公司业务实现重大突破,与大批环保企业、畜牧养殖企业、污水处理企业达成业务合作。并且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成功中标山东省安丘市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项目,堆肥接种剂销量提升,实现业务增长。

    精耕天下: 公司基于现有客户的需求并且为了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销售农药来进行市场探索,2017年度农药销售量大幅度增加,显著拉动营收总量。

    澳佳生态:销售量增加,销售价格也显著提高。

    洱海环保:加大销售团队的建设,积极拓展新市场,增加了销售额,实现了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目前,有机肥占58.94%,无机肥占10.03%,复合肥占29.81%。

    漯效王:在稳固河南市场的基础上,增大在山东市场、河北市场、江苏市场的宣传力度,举办了多场农产品推介会并开发一批新客户。

    受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广,新型肥料也成为各大型复合肥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比如金正大的水溶肥、史丹利的功能肥等。而目前新三板肥企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还比较小。

相关阅读
国内尿素市场价格预计近期以稳为主,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波动
2018年二铵春季销售要凉了?价格还有反弹的可能性?
复合肥冬储市场陆续开始,预计综合成本稳中坚挺为主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