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豆角白粉虱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18-5-7 17:54:00 |
白粉虱是作物种植期间常见的一种虫害,对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于豆角来说也不例外,豆角白粉虱的发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豆角白粉虱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症状: 白粉虱是顽固性害虫、迁移性大、抗性大,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此虫繁殖能力极强,繁殖速度极快,数量大,群聚为害,温室与露天一季可发生10代左右,18℃-27℃,8天发育一期,7天产卵一次,5天一代,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害虫,雌虫的产卵一次大约3000-4000粒,繁殖速度特快,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危害豆角生长结果。 发生规律: 白粉虱在大棚条件下一年可发生10余代,能以各种虫态在大棚蔬菜上越冬,或继续进行危害。5-6月虫口密度增长比较慢,7-8月间虫口密度增长较快,8-9月份危害最严重,10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并开始向大棚内迁移,进行危害或越冬。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但忌白色、银白色,不善于飞翔。在田间先一点一点发生,然后逐渐扩散蔓延。田间虫口密度分布不均匀,成虫喜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不断向上部叶片转移,因而植株上各虫态的分布就形成了一定规律:最上部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深褐色的卵;再下部依次为初龄若虫、老龄若虫、蛹。成虫羽化时间集中于清晨。雌成虫交配后经1-3天产卵。卵多产于叶背面,以卵柄从气孔插人叶片组织内,与寄主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每头雌虫产卵120-130粒,最多可产卵534粒。白粉虱成虫活动最适温度为25-30℃,卵、高龄若虫和“蛹”对温度和农药抗逆性强,一旦作物上各虫态混合发生,防治就十分困难了。 防治方法: 1、噻虫嗪+吡蚜酮,稀释1000-12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70%以上; 2、联苯+螺虫,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80%以上; 3、白粉虱1+1,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防效在90%以上。 |
![]() |
![]() |
相关阅读 |
葡萄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方法 |
大姜留辫、黄瓜打顶、油桃花脸,这些都是咋回事? |
花生在结荚期田间应怎样管理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