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来源:网络    2018-5-8 17:57:00
    

    辣椒白粉病是由内丝白粉菌引起、危害辣椒叶部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已经成为辣椒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1、危害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严重时嫩茎和果实也能受害,辣椒白粉病危害叶片时,可产生2种症状:一是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数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较小褪绿斑,褪绿斑多呈现不规则症状,叶背可出现稀疏霉层;褪绿斑向四周迅速扩展,导致叶面大部分褪绿,背面霉层增多,霉层白色,呈丝状交织,二是叶面出现坏死斑,辣椒感病后叶面组织变黑坏死,且叶正、背面都可见;病斑呈浸润状延伸扩张,表现为黑褐色的水浸状坏死斑。该症状初期叶背不容易出现白色,霉层也较稀薄,发病严重的植株坏死斑覆盖整个叶面,严重阻碍光合作用。该症状出现得较频繁。

    2、发生规律

    辣椒白粉病菌为内寄生菌,田间发病后,菌丝在叶肉组织内蔓延,分生孢子梗从寄主叶背气孔伸出,其顶端长出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易于飘散。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侵染新生的叶丛,以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进行再侵染。

    辣椒白粉病菌在叶片内部生长,直到形成分生孢子,才在叶片背面形成白色霉层,叶片正面发黄。由于辣椒拟粉孢在发病初期以内生菌丝寄生为主,发现病斑时往往已是发病后期,给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

    3、发病条件

    3.1温度

    辣椒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10~37℃时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0℃,即使在15~25℃条件下经3个月,分生孢子仍具有很高的萌发率。

    3.2湿度

    辣椒白粉病菌侵染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需要有水滴存在。温室内湿度大,菌丝生长缓慢,但早晚结露较多且时间长,导致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率增大;湿度小,早晚结露少且时间短,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率低,但菌丝生长加快,产孢量增多。因此,一般白天温度25℃,湿度小于80%,而夜间湿度稍大,大于85%时该病扩展最快。50%~80%的相对湿度以及弱光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是长时间的降雨可抑制病害的发生。

    3.3温室管理

    温室内的辣椒周年可以发生此病,温室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空气相对湿度大、种植密度大、施肥不合理、灌水量过大等,都有利于发病,而空气干燥、气温在25~28℃时白粉病易于流行。

    4、病害发展与生长期的关系

    从叶位及生长时期的角度看,辣椒白粉病经常最先在第6~10叶位的叶片上发病,辣椒不同生长阶段,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随着植株的生长,抗病性逐渐减弱,结果期比初花期和幼苗期的植株更易感病。因此,在辣椒白粉病防治中,应注意观察生长中后期植株的中下部叶片的变化。

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5、防治措施

    5.1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减少或不施速效氮肥。合理密植,加强管理,单株定植,采用高垄栽培,适量灌水,勤通风,尽量避免土壤忽干忽湿。灌水时,选择晴天上午,以滴灌为最好,必须做到膜下灌水,切忌大水漫灌和膜外灌水,灌水一般春季间隔15d,夏季间隔10d,冬季间隔20d。

    5.2药剂防治

    辣椒白粉病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才伸出叶面。一旦发现病斑用药防治就困难了。因此,防治该病一定要早,最好在将要发病时,隔几天使用一次保护性杀菌剂。药剂防治时要注意将药剂喷在花的背面。选择适当农药适时进行防治,最好用机动喷雾器喷施,便叶片正反面都能吸收药物。

    (1)在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只有下部少数叶片形成初绿的黄色斑点,此时病原菌菌丝还处于叶片组织内部的萌发阶段,及时喷洒三唑酮6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或2%多抗霉素水剂200倍液,间隔8~10d防治1次,连续喷洒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2)在发病初期或发病中期植株的中上部叶片、嫩叶甚至叶柄、茎和果实也形成白色病斑时,此时病原菌菌丝由叶片组织内部发展到外部,而且在适宜的环境下靠气流快速传播。因此,防治用药量要比常规量高出15%~20%,而且喷洒时针对每一植株要全面彻底,做到快、准、狠。触杀型和内吸型的杀菌剂同时使用。目前,防治的药剂有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3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用药时,以上各类药剂可轮换选用,从而防止产生抗药性,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相关阅读
如何种植露天茼蒿
淮麦30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怎样防止莴笋裂茎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