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潜叶摇蚊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18-6-6 17:46:00 |
莲潜叶摇蚊别名莲窄摇蚊,是莲藕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寄主有莲藕、芡实、菱角、萍等植物,常常造成莲藕、籽莲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使花莲失去观赏价值。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莲潜叶摇蚊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为害特点 成虫与普通蚊虫类似,淡绿色,不直接为害莲藕。主要以幼虫潜食莲叶肉,为害莲藕的浮叶和实生苗叶。其幼虫由叶片背面侵入,开始时潜道呈线形,随着幼虫的逐渐取食、长大,潜道成喇叭口状向前扩大,最终形成短粗状紫黑色或绛紫色蛀道。大龄幼虫将虫粪堆积在虫道两侧,因而潜道内有一段深色形似平行线。在为害盛期,受害严重的浮叶叶面布满虫斑,几乎没有绿色面积,数十条或上百条幼虫纵横交错蚕食,其各虫道相连,使叶面上布满紫黑色或绛紫色虫斑,受害处四周开始腐烂,受害莲叶失绿、坏死,最终导致整个浮叶枯萎。 2、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 ①生活习性。成虫飞翔速度较慢,有趋光性,白天栖息不动,在傍晚时羽化,寿命3~5天。雌雄成虫交尾后于夜间产卵于莲藕浮叶边缘水中,卵粒均匀悬布于胶质卵块中。卵期3~5天,孵化期不整齐。幼虫孵出后并不游离出去,而是在卵块中取食胶质物,虫体迅速增长。幼虫稍大后游至莲藕浮叶背面蛀入,潜食叶肉。幼虫为专性寄主,同一水体中只为害莲藕。每个幼虫占1个单独坑道,可取食1.5~2平方厘米叶面积。幼虫期14~17天。幼虫老熟后将头部前方的叶片上表皮顶破,而后在虫道内作丝茧化蛹。蛹期3~7天。羽化时从叶面的破表皮里飞出,交配产卵。幼虫需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当浮叶高出水面后,幼虫迅速转移至水中生活或化蛹,蛹浮到水面羽化为成虫。 ②发生规律。莲潜叶摇蚊全年发生6~7代,在田间各世代重叠发生。每年10月下旬,当莲叶枯萎时有些幼虫羽化为成虫,大部分以幼虫随叶片枯萎而沉入水底越冬。翌年3月化蛹,到水面羽化为成虫。1年中成虫有4~5月、9~10月2个盛发期。幼虫为害期较长,从4月一直持续至10月,一般4~5月起为害逐渐加重,全年在7~8月为害最严重,至10月中下旬后停止。凡是偏施氮肥,莲藕植株生长过旺、嫩绿的藕田,受害程度就重。 3、防治方法 莲潜叶摇蚊是比较容易防治的害虫,在实际生产中应以农业防治手段为主,其他防治措施为辅。对虫口密度大的莲藕田块须重点采用施药防治。 ①人工及时摘除有虫道的浮叶。将摘除下的有虫道的叶片埋入田间深层土中,或带出田间集中烧毁或深埋,以灭杀幼虫。小面积池栽莲藕可将浮叶支撑起来使其离开水面,迫使幼虫转移或失水而亡。 ②水旱轮作和清理田间。对上年莲潜叶摇蚊发生严重的田块,要考虑进行水旱轮作种植。对发生较轻的田块,一定要清除莲藕残叶,消灭越冬虫源,或通过排水晒田,控制其为害。也可在莲叶萌发前结合春耕,排除田间积水,每亩用50%辛硫磷颗粒剂2.5~3千克撒施,并适当翻耕,杀灭越冬幼虫。 ③严禁从有该虫发生的地区引种。该虫能随种苗、带土种茎等进行远距离传播。当必须要从为害较重的地区引种时,应彻底洗净种苗上的污泥和其他杂物。必要时可以对引入的种苗喷洒90%敌百虫晶体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完后再盖上塑料薄膜,闷2~3小时后再播种。 ④药剂防治。当发现浮叶上有虫道时,可选择下列药剂中的一种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环丙氨嗪预混剂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5%马拉杀螟松(卵虫净)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为了提高药液在叶片上的黏着性,配制药液时可适量加入洗衣粉或其他黏着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田中要慎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
相关阅读 |
烟草气候斑点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芒果小白纹毒蛾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蚕豆芽的培育要点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