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玉米病毒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
来源:网络    2018-6-7 17:32:00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粗缩和矮缩2种类型,是由灰飞虱传毒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该病流行年份一般造成减产20%~30%,少数重病田块损失60%~70%,甚至绝收。本文对玉米病毒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玉米病毒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

    1、危害症状

    1.1 玉米粗缩病 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1/2,很容易从土中拔起。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1.2 玉米条纹矮缩病 患病植株表现节间缩短、株型矮缩,沿叶脉产生退绿条纹。叶部发病,最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沿叶脉出现连续的或断断续续的淡黄色条纹,自叶基部向叶尖发展。后期,叶脉向上产生坏死斑,呈灰黄色或土红色,病叶提前枯死。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显著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伸出,如伸出,籽粒亦多秕瘦,病株上部多向一侧倾斜。

    2、发生规律与特点

    2.1 与生育期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灰飞虱传毒对玉米生育期无选择性,但玉米不同生育期发病危害程度差异较大,出苗至6叶期获毒的玉米即发病,为感病叶龄期。10叶以上灰飞虱传毒危害的玉米不发病,为安全叶龄期。感病叶龄期与灰飞虱传毒盛期吻合度越高,发病越重,获毒后的发病株基本无产量。玉米粗缩病与条纹矮缩病在沛县薹蒜茬半夏玉米田发病最重,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13~15日,此时大部分半夏玉米多处10叶期以下,病株率可达10%~60%,产量损失在20%以上,甚至绝收。在春玉米及夏玉米上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

    2.2 与灰飞虱成虫的消长关系 玉米病毒病的消长与一代灰飞虱成虫的消长十分相关,在6叶以下玉米田,灰飞虱成虫高峰后10~15 d出现病毒病的发病高峰。由此可见,成虫传毒后至病害显症需10~15 d的潜育期。

    2.3 与玉米品种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沛县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对玉米病毒病无明显抗性,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农大108、鲁单50、中玉4号、登海1号等品种的耐病性较好。

    3、影响因素

    3.1 带毒灰飞虱虫量 灰飞虱基数大、带毒率高是玉米病毒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沛县麦田一代灰飞虱2005~2007年平均虫量153万头/hm2,高的达450万头/hm2以上,麦田面积大,是半夏玉米面积的10倍以上,巨大的传毒虫源对半夏玉米形成极大压力,造成半夏玉米病毒病严重发生。

    3.2 气候 连续暖冬天气为灰飞虱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沛县气象资料表明,2003~2006年冬季低温阶段比常年偏高0.5~2℃,-5℃以下极端低温出现少,且低温天气持续时间短,对灰飞虱越冬成活十分有利。

    3.3 品种 目前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受农资市场放开因素影响,沛县玉米品种多、乱、杂,这些品种有的不仅感病,而且成为灰飞虱得毒的毒源,加重了病害的流行。

    3.4 栽培方式 薹蒜在沛县种植面积较大,接茬种植半夏玉米在一代灰飞虱麦田转移传毒高峰期(5月下旬~6月中旬),正处于玉米敏感生育期(6叶以下),获毒即发病,病株率是6月中旬播种的夏玉米的20倍。

玉米病毒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

    4、防治技术

    要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 的防治策略,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根据玉米病毒病的发生危害特点,药剂防治的对策是“治虫源田,保玉米田”,发病后“治虫控病”相结合。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耐)病品种。玉米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应根据当地条件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如农大108、鲁单50、中玉4号、登海1号等,同时还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开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4.1.2 调整玉米播种期。春玉米适期早播,蒜茬半夏玉米适期迟播。春玉米要在4月20日前播种结束,确保5月底灰飞虱迁飞传毒盛期前达到10叶以上,蒜茬、蔬菜茬玉米可在6月5日后播种,使幼苗期避开灰飞虱传毒危害高峰,减轻发病程度。

    4.1.3 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及沟渠路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4.2 化学防治

    4.2.1 麦田灰飞虱防治。实施“治麦田,保玉米田”的措施。5月上中旬结合麦穗蚜防治,选用吡虫啉兼治灰飞虱,减少迁出虫源量,降低发病程度。

    4.2.2 药剂拌种。用吡虫啉或锐劲特进行药剂拌种。

    4.2.3 苗期病虫害防治。5月底至6月初于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高峰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常用的药剂有锐劲特、吡虫啉和新农宝等,可减轻病害发生。

    4.2.4 发病田喷施抗病毒药剂保护。发病初期,在进行灰飞虱防治的基础上,可用病毒康、灭菌成和植病灵等病毒钝化剂对水喷雾,隔5~7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可减轻病害危害程度。

相关阅读
怎样管理大棚樱桃花果
木瓜轮纹病主要症状有哪些?农户们该如何防治?
西葫芦烂花的原因分析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